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失效]

|        |         |     |   8    |
|--------|---------|-----|--------|
| 1600   |  5000   | 1600|  1     |
|        |         |     |        |
|--------|---------|-----|--------|
|        |         |     |   1    |
|        |         | 2000|  1—    |
|        |         |     |   4    |
|--------|---------|-----|--------|
|        |         |     |   1    |
|        |         | 2400|  1—    |
|        |         |     |   2    |
|--------|---------|-----|--------|
|        |         |     |   3    |
|        |         | 2800|  1—    |
|        |         |     |   4    |
|--------|---------|-----|--------|
|        |         | 3200|  2     |
|--------|---------|-----|--------|
|        |         |     |   1    |
|        |         | 3600|  2—    |
|        |         |     |   4    |
|--------|---------|-----|--------|
|        |         |     |   1    |
|        |         | 4000|  2—    |
|        |         |     |   2    |
|--------|---------|-----|--------|
|        |         |     |   3    |
|        |         | 4400|  2—    |
|        |         |     |   4    |
|--------|---------|-----|--------|
|        |         | 4800|  3     |
-----------------------------------

  附录二 
             确定最低跑道视程的方法
  
  2.1 在Ⅱ/Ⅲ类运行确定最低RVR遵循的基本原则为:驾驶员在决断高或以下要求的目视参考,决定于他要进行的工作以及由于遮蔽媒介阻碍视线的程度。一般规律,在雾中,高度增加雾的浓度也增大,大量的试飞和模拟飞表研究表明:
  a)大部分驾驶员要求在决断高以上约3秒建立目视,但在使用“故障—工作”(FAIL-OPERATIONAL)自动着陆系统时这个时间减少至1秒;
  b)为了确定飞机的横向位置和侧偏速度,大部分驾驶员要求看到进近中线灯或跑道中线灯或跑道边灯不少于3个光段;
  c)为保持飞机的横向水平,大部分驾驶员要求能看到地面设施的横向指示如进近灯的横排灯,着陆入口或接地区灯;
  d)为了准确地修正垂直面内的飞行航径,如驾驶员完全使用目视进行拉平,大部分驾驶员要求能看到地面上的一点,这一点对飞机的视运动率为零或很小。
  2.2 根据上述目视参考的要求,对Ⅱ类运行用以计算RVR最低标准所需的目视段(VISUALSEGMENTS)采用以下数值:
  a)使用自动驾驶耦合至15米,手操纵拉平或自动驾驶至接地,在决断高或以下,驾驶员为了能监视自动系统,要求能看到的目视段不小于90米,最低决断高为30米。
  b)使用自动驾驶耦合至决断高,以下为手操纵,在决断高或以下,驾驶员为了能手操纵保持横滚姿态,要求能看到的目视段不小于120米。
  c)对于完全使用外界目视物手操纵着陆,在开始拉平的高度为了提供驾驶员看到地面上相对运动很小的一点,要求的目视段为225米。
  2.3 Ⅲ类运行计算RVR最低标准所需的目视段采用以下数值:
  a)使用“故障—性能下降”(FAIL-PASSIVE)自动着陆设备下降至接地,在决断高15米要求的目视段为175米。
  b)使用“故障—工作”(FAIL-OPERATIONAL)自动着陆设备(不包括滑出引导),在决断高要求的目视段为120米;
  c)使用“故障—工作”(FAIL-OPERATIONAL)自动着陆设备的Ⅲ类运行(包括一套“故障—性能下降”滑出引导系统),在低于拉平高度的决断高要求目视段为90米;
  d)使用“故障—工作”(FAIL-OPERATIONAL)自动着陆设备的Ⅲ类运行,〔包括“故障—工作”(FAIL-OPERATIONAL)的滑出引导系统〕,在低于拉平高度的决断高要求目视段为60米。
  2.4 计算RVR最低标准的方法:
  1)确定驾驶员在决断高的眼高至要求目视段的最远点的斜视距(SVR),而后使用适当的因数修正SVR求得RVR。
  2)对于使用手操纵着陆,要求进一步计算在开始着陆拉平的高度上驾驶员眼高至所需目视段最远点的斜视距(SVR),而后使用适当的因数确定RVR。
  3)从以上求得的两个RVR数值中选择较大的数值为RVR最低标准,对于使用自动着陆设备的运行,则不要求作第二步计算。
  2.5 斜视距(SVR),目视段和驾驶员眼高之间的关系见下图,计算斜视距(SVR)的公式为:
       --------------
  SVR= /        2  2
      √(V+HcotA) +H
  式中:V=要求的目视段(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