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然,也不能放松荒坡治理、沟壑治理和风沙治理。荒坡、沟壑和风沙的治理,应该以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为主。在荒山荒坡上种树种草,牧羊人是一支潜在力量,应该很好把他们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 。
在封山育林育草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牧业的需要 , 分期分批进行。在荒坡地上,特别是在坡度较大的荒坡地上,种树种草,应该采取挖坑插栽和挖眼点种的办法,不宜翻耕。否则,将造成更大的冲刷,树苗草籽也存不住。
总之,治理的措施必须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不能千篇一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结合施行。在一个县、一个社、一个队的范围内,先治理哪一块,后治理哪一块,要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和效益的大小快慢,合理安排,次第进行。
(六)现有的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和设施(包括植的树、种的草在内),应该贯彻“谁治理、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认真地管理养护起来。山区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应该组织有关的干部、有水土保持经验的农民和牧羊人等,成立管理养护组织,制定修理养护的公约,负责督促检查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管理养护工作。对用于管理养护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的劳动 , 也要象其他农活一样,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给以应得的劳动报酬;并且要建立一定的责任制度,做到专人负责,经常养护,随坏随修。对于负责管理养护的单位和个人,成绩显著的,还应该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七)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破坏水土极为严重,必须坚决制止。无论是个人、集体,或者是机关生产和国营农场开垦的陡坡荒地,都要严肃处理,停止耕种;毁林开荒的,还要由开荒的单位和个人负责植树造林,并且保证成活。今后,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开垦荒地,一定要按照开垦规模的大小,分别报经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批准。
在山区修筑铁路、公路和露天采矿,都要事先规划好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筑路和采矿的弃土也要有妥善的安排,避免水土被冲刷,河道被淤塞。在山区采伐林木的时候,也要先做好更新的规划,切实执行“谁采伐、谁更新”的规定,认真做好迹地更新,避免由于采伐林木而招致水土流失。
(八)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各级党政领导,都应该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 放在重要地位,并且要有一位主要干部具体负责水土保持工作。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抓住那些保持水土成效显著的典型,加以推广,依靠重点,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 。 要广泛宣传水土流失的严重危害,宣传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和经济效益,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和干部自觉地积极参加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