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1957年1月10日)
自1956年秋季开学以来,各地中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意了纠正对学生限制过多和强求一律的缺点,也注意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领导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某些问题,例如集体主义和个性发展的关系问题,纪律教育和自由民主的关系问题,严格要求学生和启发学生自觉的关系问题等认识不够明确,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有些学校和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不敢对他们提出应有的严格要求;有些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缺乏领导,陷于自流;部分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忽视集体;有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的经常的时事政策教育,许多学生对当前国内国外的许多大事不够关心。至于对学生生活关心不够的现象,也相当普遍。这些情况值得我们注意。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克服在这一工作中所存在的缺点和偏向,特提出下列的几个问题,希望各地教育厅、局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贯彻执行。
(一)必须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干部、学校领导同志和教师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放松这一工作。在克服简单粗暴、限制过多、强求一律等缺点的同时,应当纠正和防止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极端民主、片面强调个性、忽视集体忽视纪律等倾向。一方面,应当坚定不移的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严格的要求他们,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自觉的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应当注意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注意他们的个性的差异,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养成他们生动活泼的作风。这两个方面应当很好的结合起来。课外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必须切实领导起来,务使得课外活动具有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在这一工作中,在改正某些规定过严过死,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缺点的同时,也应当纠正和防止放任自流的偏向。特别是在学校实行了二部制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外活动问题就更加要重视。
(二)对时事政策教育不够重视,或者是忽松忽紧,或者是放任自流,这是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与日益前进的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因此,学校的时事政策教育必须加强,必须经常化。学校领导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一个时期工作的时候,都应当将时事政策教育问题考虑在内。除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进行时事政策教育之外,应当定期的(例如每两周一次)向学生做简短的时事政策报告,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他们,使他们对国际国内的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养成他们经常关心时事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时事政策教育要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适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年龄特征,力求生动,并且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