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编写中小学、师范学校乡土教材的通知
(1958年1月23日)
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地理、历史、文学等科教学都要讲授乡土教材。教学乡土教材,可以补充全国统一教材的不足,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生动具体,能更密切地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地区辽阔、情况复杂的特点。这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知识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初中农业基础知识、小学农业常识教材已由各省、市编写,个别省、市已着手编写小学语文乡土教材,少数学校也注意对学生加强乡土教育和指导学生进行乡土调查。但是多数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注意这项工作。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应当负责编写、审查乡土教材的工作。
编写乡土教材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缺乏经验,现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编选乡土教材必须符合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和必须符合各该科教学的目的、要求。因此,选材要注意质量,必须真实可靠,富有教育意义。
(二)编选乡土教材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对各年级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各科之间要有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分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
(三)编选乡土教材着重以初中的农业基础知识,小学的农业常识,师范和中小学的历史、地理、音乐,师范、中学的文学和小学的语文等科为主。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政治课必须注意充分用当地的事例进行教学。其它学科如果是必要,也可以考虑编选一些补充教材或乡土知识参考资料。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适当地结合本地情况、乡土知识进行教学。
除初中农业基础知识和小学农业常识已经由各地自行编写教材外,对下列几科需要编写乡土教材的内容,举例说明如下:
历史应当包括本地的人民革命斗争史实、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物等,而以人民革命斗争史实和革命先烈事迹为重点。
地理应当包括当地的位置、自然条件、居民、经济概况和当地的重大建设、规划远景等,而以当地自然条件、主要物产和经济建设为重点。
音乐应当选择一些当地人民喜爱乐闻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歌曲,而以反映当地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的民间歌曲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