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机构应负责幼儿园、小学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如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力量不足时由医疗预防机构协助。
卫生防疫机构除会同医疗预防、妇幼保健机构及学校医务人员进行防疫工作外,主要应对各级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条件(包括学校建筑卫生、学生饮食营养、课程安排、考试办法等等教学措施以及生活制度等)是否符合卫生,进行监督与指导。
学校校长应负责学校保健工作的全面领导。应指定一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领导学校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讲卫生,使卫生工作结合学习和生活,保持经常。每个学校要建立和健全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加强经常督促检查。订出自己除四害,讲卫生的年度计划,而且务必在今年内打下实现长期计划的巩固基础,学校不但必须接受城镇的区街组织对于卫生工作的检查管理,且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积极地在除四害讲卫生的运动中起带头作用。并应加强对学校医务人员和保健教师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针对有关学生健康问题及学生中的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研究改善措施以及预防和逐步消灭的办法。校医对学校卫生工作应努力贯彻预防原则,开展预防疾病和卫生督促指导工作。
二、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学校的卫生不良状况:
学校领导应关心学生健康,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坚持合理的作息时间,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领导;组织劳动锻炼;改善学生伙食管理工作,在原定标准范围内多想办法以提高伙食质量,对学校环境设施和卫生管理应本勤俭办学的精神,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领导全校师生员工亲自动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尽力改善影响学生健康的卫生不良状况;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原则下进行改善照明措施,调整课桌椅。加强清洁卫生管理,建立和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小学应特别加强传染病管理,认真执行晨间检查制度。中学也可逐步施行体育医务监督。另外,在学校中要加强卫生教育;学校行政领导、医务人员、班主任和教师都有责任经常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把养成卫生习惯,作为操行成绩的一个方面,并且要把学生参加学校内外除四害讲卫生的活动作为整个劳动教育的一个部分。
卫生防疫站应对目前影响学生健康情况(如学生视力、伙食营养、桌椅情况、儿童发育等)主动联系教育部门和其它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向学校或主管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逐步开展卫生监督工作。
三、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健康: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应注意精简会议和避免不必要的活动;使教师有充裕时间进行备课,学习和休息;患病教师可以适当照顾其休养;学校教职员工家属患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均应尽可能至地方医疗机构就诊,以利校医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对学生的各项预防工作;对小学保健教师应适当照顾其工作时间,对已受过训练的保健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工作调动;过去对这一问题注意是不够的,今后应设法解决;校际评选或学校保健工作人员评薪时,并把保健工作做得好坏作为一项标准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