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高沂同志在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高等学校恢复提升教师职称的工作,已经三年。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三年来教师提职工作的经验,讨论确定今后的实施意见,把教师提职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服务。
现在,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三年来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的估计;
二、今后做好这项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在五十年代就进行过。一九六○年二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以后,到一九六三年,一些学校曾确定与提升了一批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后来,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十年内乱,这项工作中断了。一九七八年三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恢复这项工作。这是拔乱反正,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决策。
三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高教部门和高等学校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提升”的方针,做了大量工作,基本解决了多年来教师提职方面积压下来的问题,成绩是很大的。
首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三年来,全国共有139 462名教师确定与提升了讲师以上职称,相当于“文化大革命”以前讲师以上人效(37088人)的3.76倍。其中,2 498人确定与提升为教授,20 771人确定与提升为副教授,116 193人确定与提升为讲师。不少学校在提职中注意了对思想政治上符合条件,业务上进步特别快,教学、科研成绩特别卓著的教师破格提升。到今年三月底,全国高等学校由助教越级提升为副教授的有550人,由讲师越级提升为教授的有196人。他们中间,许多人已经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根据北大、人大、北师大、一外、二外五所院校统计,担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教授、副教授857人中,属于这几年新提升的就有618人,占72.1%。大批教师的职称的确定与提升,有力的促进了教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既教书又教人,积极承担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广大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几年来,各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进修班,有的学校参加学习的教师上千人次。这说明,确定与提升教师职称,对于加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过大量定职提职,我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全国教授巳由一九七七年的2 288人,占教师总数的1.2%,上升到5 078人,占教师总数的1.9%,副教授由一九七七年的3 531人,占1.9%,上升到22 541人,占8.6%;讲师由一九七七年的27 344人,占14.8%,上升到128 386人,占48.8%;助教由一九七七年的110 478人,占59.8%,下降到37 324人,占14.2%。有的学校有的专业过去没有教授、副教授的,现在有了。由于一批中青年教师得到提升,高等学校各级职称的教师的平均年龄也降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