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83)教中字011号 1983年8月10日)
为了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普通中学教育,继续办好重点中学,同时努力把占绝大多数的一般中学分期分批办好,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仅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当前还要着重注意为四化建设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衡量一所中学办得好坏,主要看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全体学生负责;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合格率如何;学生毕业后是否适应劳动或升学的要求。只抓考分,忽视德育、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只抓少数“尖子”、毕业班,忽视大多数;只抓高中,忽视初中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必须坚决纠正。
二、改进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存在的忽视政治、缺乏理想、轻视劳动、不关心集体、不愿学习等问题,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改革政治课教学,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实效。要深入、持久地贯彻中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朱伯儒、张海迪,争三好的教育活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力求生动、形象,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思想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更要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和帮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对青少年有腐蚀性的电影、电视、文艺作品,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批评、抵制,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要强调各科教师都有责任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既教书又育人,为人师表。对德育考核的标准和办法,各地可进行研究、试验,注意总结经验。
三、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
改革中学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使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逐步提高;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展智力和能力;教学内容应更好地适应劳动和升学的需要。对现行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在有领导、有准备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之前,提出以下暂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