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
((83)教政字003号 1983年8月24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是一个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都应认真贯彻执行。

  一、首先,要将这个文件印发给全体教师和干部,做到人手一份,并组织他们学习和讨论,提高对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研究如何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各自的岗位和专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向青年和少年儿童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要使我国各族人民从儿童时代起,就把“祖国母亲”铭刻在自己的头脑中,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三者融为一体。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和首都的教育。中小学要建立升旗制度。学生都要学会唱国歌。大、中、小学的重要集会要唱国歌。要教育学生从小尊敬国旗,升旗时要立正,唱国歌时要严肃。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每个公民都应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为维护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而斗争,必要时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学校所需的国旗和地图,可由学校自己购买,如果有困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设法协助学校予以解决。
  学校的环境布置要精心设计,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例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里,可以张贴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图表,悬挂著名的爱国历史人物、历代杰出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以及有教育意义的名言录等。要运用当地生动的教材,如本地、本校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英雄业绩、为国争光的先进人物、革命文物以及名胜古迹等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各门课程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应当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大、中学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经常向学生介绍祖国最新建设成就,提高他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以及地理、语文等课程,都有非常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音乐、美术等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的课程,也要宣传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和科学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贡献,正确分析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及其原因。激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