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北方旱区农林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三是处理好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关系。 多年来, 北方旱区在水利建设上作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加快了农业的发展。今后,有条件、经济效益好的地方,还要进行水利建设,并注意节约用水,搞省水型农业。由于北方旱区水资源缺乏,许多地方不具备搞灌溉农业的条件;或者虽有条件,但需要投资巨大,短期内国家没有力量。这些地方当前和今后的主攻方向,应当是抓好旱作农业。

三、 因地制宜,总结推广现有的成功经验


  在这次会上, 总结交流了许多改革旱区农业的办法。 会议根据雨量、地形等不同情况,把北方旱区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并初步概括了一些带有共同性、规律性的经验,可供各地因地制宜地研究、推广。
 (一) 年雨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区。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 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稀少, 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它的治理经验,一是搞灌溉农业,二是发展畜牧业。甘肃有些地方推广压砂田的传统经验,没有灌溉条件,也能获得一定的收成。近年来,推广地膜覆盖,对抗旱保墒有显著作用。
 (二) 年雨量在250--500毫米的风沙半干旱区。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和长城沿线。这个地区风害沙害严重,要大搞植树种草,防风固沙,实行以林护农,以草养畜,以牧促农,农林牧综合发展。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发展灌溉农业。榆林地区北部风沙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后,沙丘高度降低三分之一至一半,流沙年移速由过去的三至八米,减为一米左右,沙暴日由每年的66天减为16天,粮食、畜牧都有了发展。内蒙古赤峰县,长期坚持植树造林,初步形成防护林体系,对防风固沙起到很好作用。据测定,农田林网里同旷野相比,平均风速降低50%左右,水分蒸发量减少40%左右,相对湿度提高4-10%,无霜期也比原来延长了。该县当铺地大队,坚持不懈植树种草,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不足1%提高到36%,土壤有机质由解放初期的0.5%提高到1%以上,十年来粮食亩产一直稳定在一千斤以上。
 (三) 年雨量在250-500毫米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一般达四、五百毫米。主要治理经验是,采取旱作农业技术、实行以种草种树为中心的小流域治理。其中对高原旱塬区,要针对其降雨不均,土壤瘠薄,人少地多等特点,重点抓好旱作农业技术,狠抓深耕蓄水、耙耱保墒,做到伏(秋)雨春用;实行粮草轮作,发展畜牧业,增加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产量,闻喜县东官庄大队的小麦和壶关县晋庄大队的谷子多年稳产高产,就是采取上述这些措施获得的。对这个地区的丘陵沟壑区,则要针对其雨量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三料”(肥料、燃料、饲料)俱缺的特点,重点抓好小流域治理,实行种草种树、治沟治坡相结合,集中搞好沟坝地、水平梯地、建设基本农田,有计划地把不适合种粮食的农田退耕还林还牧。对于年雨量在300毫米上下的甘肃定西、宁夏固原的部分地方、除了选择条件较好的搞沟坝地、水平梯地种植粮食外,应主要搞种草种树,坚决禁止乱垦滥牧。要推广节柴灶,种灌木、种牧草,解决燃料、饲料问题,停止对植被的破坏。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