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第六次委员会扩大会议纪要的通知

 根据党的十二大和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开创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局面,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振兴中华的需要。改革是开创爱国卫生运动新局面的强大推动力。今后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贯彻改革精神,努力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四化”建设服务。
  一、全面规划,进一步治理城乡的脏、乱、差、提高人民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密切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以及厂矿、机关、部队、学校、居民区的卫生管理和建设,不断扩大治脏工作的成果。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快制订近期和长远的卫生治本建设规划。当前,要把影响人民生活与健康的主要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列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综合治理。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精神,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四自一联”(自修门前路、自通门前水、自栽门前树、自搞门前卫生,统一规划,联合集资)等办法,落实资金和物资的安排,认真解决垃圾、粪便、污水、污物的无害处理和居民区小街小巷与院落的治理。大中城市要逐步减少和消除“三废”与噪声的污染,同时,要密切配合全民植树运动,大量植树种草栽花,绿化、美化、净化环境。要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卫生街、村、单位和军营的活动。“七·五”计划期间文明卫生街、村的普及率,大、中城市、开放游览地区要达到70%以上,小城镇争取达到50%以上,农村争取达到30%以上。
  二、认真做好农村的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水、改厕、改灶、改良牲畜棚圈、改良室内外环境)工作,不断改善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与环境质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广大农民对卫生的要求更加迫切,为此,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加快“两管五改”步伐。要把这项工作列入村镇规划,当前要着重抓改水、改厕(圈)与改灶。特别是首先要抓好生活饮用水的改良,使更多的人尽快用上符合卫生要求的安全水,控制消灭介水传染病,减少地方病的发病率。各级政府要把改水工作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计划、财政、物资、水利、城乡建设、农牧渔业等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紧密配合,做好工作。各地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本着地方财政补助一点,集体资助一点,受益农民自筹一点的精神,落实经费和物资,兴建自来水,手压机井、饮灌两用机井、水窖等,逐步解决农村人民的生活饮用水。力争明后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六千万农村人口饮用水的改良任务,到一九九0年能使80%以上的农村人口用上比较清洁卫生的水。经济基础薄弱的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在改水的同时还要抓好改灶、改厕、改圈、改造环境的工作。办好了这些事情,就为人民提供了讲卫生的条件,再通过加强管理和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农村的卫生面貌就可以大为改观。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