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逐步加强。各级政府在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和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方面有了进步,并在工作中努力体现人民的意志和要求。许多企事业单位逐步加强民主管理,调动了职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许多村民自治组织逐步发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加强法制建设作了很大努力。五年内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法律有30项,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有255项。各个领域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执法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有了加强。通过普及法律知识,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逐步增强。
──军队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性转变。人民解放军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进程加快。军队裁员100万的任务已经完成,官兵素质有了提高,国防装备有了改善。国防科技和工业部门认真执行军民结合的方针,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和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年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半封闭状态。
──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特区的开发和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积极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出口创汇能力不断增强。它们在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方面,在了解国际市场、传递经济信息和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
──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1987年全国进口总额达到82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4.7%。对外贸易市场日趋扩大,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都有增加。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
──技术引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五年间为改造现有企业而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有1万多项,用汇近100亿美元。许多企业技术落后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变,增强了开发能力。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改变了只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局面。
──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效。五年间全国通过各种方式使用国外贷款153.8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7.8亿美元。在1万多个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和建设项目中,生产性企业、出口型企业和先进技术型企业所占比重上升,已经涌现出一批办得比较好的企业和一些对经济建设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迅速发展。五年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完成营业额近40亿美元。1987年来华旅游入境总人数达到2690万人次,创汇18.4亿美元,分别为1982年的3.4倍和2.2倍,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
五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有力地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封建思想、小生产习惯势力和一些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陈旧观念受到冲击,适应现代科学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得到传播和增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成为考虑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和企事业管理的积极性日益提高。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发展。为建设和改革积极创新、辛勤劳动、作出可贵贡献的先进人物大量涌现。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对建设和改革中的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这里还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刚刚过去的1987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4.6%(不包括村办工业),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幅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2.7%,粮食总产量增加109亿公斤,达到4024亿公斤。外贸出口增长27.8%,国家外汇结存上升。经济环境仍然比较紧张,但同上年相比,长期存在的某些不稳定因素正朝着缓解的方向发展。去年的情况说明,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正确发挥国家在投资、信贷和消费基金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把稳定经济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就有可能逐步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实现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的统一。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很有希望的。
各位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第六个五年计划,第七个五年计划前两年的执行情况也是好的。五年来我们国家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广大干部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各族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多,使人民生活的改善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应该看到,我国农副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价格体系很不合理。在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必须改革价格体系,适当提高农副产品和初级工业产品的价格。因此,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几年尤其是去年的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是同某些不正常因素分不开的。这里有货币发行偏多,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原因,也有一些国营工商企业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擅自涨价和变相涨价,以及商品流通领域中间环节过多,市场物价管理不严,投机倒把分子乘机扰乱市场的因素。在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没有能够及时地和正确地运用价值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致使粮食、生猪和其他一些农副产品的生产出现波动,造成某些食品供应紧张,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因素的产生,也是同我们在工作指导上的缺点和失误分不开的。当然,如何正确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产和消费,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国务院最近经过多次认真讨论,决定在物价问题上采取以下的综合配套措施:一、继续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逐步调整农副产品价格,理顺工业品与农副产品的比价以及农副产品内部的比价,以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二、从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两方面入手,适当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使物价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做到不超过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三、对主要食品定量供应部分,各地根据价格上涨的不同情况,要给职工以适当补贴;四、积极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五、加强物价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建立和健全群众性的社会监督制度。对投机倒把和违反价格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严加管束和依法惩处。为了向代表们进一步说明物价和价格改革的情况,将由国家物价局向大会作一专题汇报。
五年来我们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前进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也还有不少缺点。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依然存在。经济结构还不合理,特别是能源、原材料供应、交通和通信仍然很紧张。国家财政还有较多的赤字。不稳定因素虽有缓解,但尚未根本消除。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在改革旧体制和探索、完善新体制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集体与个人、计划与市场等基本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很多方面的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逐步开放和商品货币流通日益扩大,许多法规和制度有的尚未建立,有的不够健全,有的执行又不够严格,管理监督也没有跟上,偷税漏税、行贿受贿、敲诈勒索、假冒伪造等恶劣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一些政府机构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奢侈浪费惊人;在交通运输和生产建设中,由于领导不力、管理不善、劳动纪律松驰和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恶性事故多次发生。所有这些,给改革和建设事业以至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过去五年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我们从实践中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其中最值得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吸取的有以下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