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198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5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关于1985年国家预算资金的支出分配,需要在这里作几点说明:第一,今年国家预算支出比上年预计支出数增加较少,主要是考虑到去年货币发行较多、物价出现上涨的趋向,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需要控制财政支出,压缩财政赤字。第二,为了保证工资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改革,今年国家财政需要通过收入抵拨和支出拨付这两个方面,安排较多的资金。因此,其它方面的开支,除了国家重点建设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等以外,不能不暂时让一点路。第三,今年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约需增加开支30多亿元,已按工资改革方案。分别列入前面所述各项有关的预算支出中。
  各位代表:1985年国家预算收支的安排,既考虑了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的潜力,也考虑了经济改革、重点建设和智力投资的需要,体现了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同时,考虑到今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变化因素较多,执行中还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收支指标的安排已注意尽可能打得积极可靠,使工作有回旋的余地。我们相信,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今年的国家预算是能够实现的。
  三、为完成1985年国家预算任务而奋斗
  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很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日益巩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整个国民经济正在更加协调地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国家财政还有不少困难,实现1985年的国家预算,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必须统一思想,从全局出发,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组织企业生产流通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经过这几年的整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不少企业做到了生产和收入同步增长。但是,在企业之间发展得很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经营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很差,或者片面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速度,忽视品种、质量和消耗,不注意投入与产出的比较,造成很大损失浪费。去年,国营企业降低成本和费用的计划没有完成,有些企业反而上升。全国工业企业亏损户尚有4000多个。国营企业处理积压产品的削价和报废损失约有四、五十亿元。对企业进行改革,扩大它们的自主权,是为了把经济搞活,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来说,企业的责任是加重了,而不是减轻了。今后所有国营企业都要进一步端正经营指导思想,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适当控制速度,也要把经济效益搞上去。要继续抓好企业内部的整顿工作,健全各科室、车间、班组的经济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要努力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大搞综合利用,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搞好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向多品种、高质量、低消耗的方向发展,千方百计地提高资金税利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对现有工商企业中的亏损单位要进行分类排队,并采取坚决的措施,限期转亏为盈,过期国家一律不再补贴。要教育企业干部加强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自主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国家多做贡献。
  (二)要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组织收入的作用。按照国家预算草案的安排,今年各项税收的总额已达到1600多亿元。这项收入任务能否完成和超额完成,对实现今年国家预算,保持收支基本平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今后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展开,税收作为国家保证收入、调节经济、推进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必须充分运用税收工具,强化税收工作。一切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城乡个体经营者,都应当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生产、经营和收入情况,依法缴纳各项税款,决不允许隐瞒真象,偷税漏税,或者拖延不交。各级财政税务机关和海关,要进一步树立生产观点和政策观点,努力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并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工作,严格执行税法,制止偷税漏税,做到依法办事,依率计征,把该收的钱都收上来,不该收的钱一文不收。目前,城乡经济都有很大发展,税源的构成和分布起了新的变化,一定要组织力量,在抓好国营企业税收的同时,加强对城乡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征税工作。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加强对税收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税务机关的工作,并教育干部克服片面的“仁政”观点,不得超越权限随意减税免税。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工作和国库券的发行工作,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收入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