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调整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收支报告的决议

  (四)大力节约能源。为了协调采储、采掘比例关系,搞好安全生产,1981年原油产量由原计划的1.06亿吨,调减为1亿吨;统配煤矿产量由原计划的3.59亿吨,调减为3.38亿吨。在能源总产量减少的情况下,要保证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从节约能源上狠下功夫。要建立和健全能源消耗的定额管理制度,抓紧改造耗能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严格控制耗油机具的生产和进口。国务院将陆续制定一批节约能源的法令、法规,并严格贯彻执行。
  (五)整顿和改组现有企业。所有企业都要大力整顿生产秩序,彻底改变目前在许多生产和经营环节中存在的无人负责、大量浪费的情况,严格纠正私自提价、滥发奖金的歪风。对于产品不对路、消耗高、质量差、亏损大的企业,对于同先进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运力的落后企业,特别是那些落后的小企业,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有些要关停,重点是并转。国家要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措施并用的办法来促进关停并转,防止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要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提出各行各业、特别是机械工业的切实可行的生产结构改革方案。
  (六)保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除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以外,要从商业、外贸和物资部门库存中拿出一部分商品投放市场,并继续扩大非商品货币回笼。为了加强物价管理,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国务院已经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坚决执行,不得违反。有关部门要对各种物价进行认真的清理和研究,提出分别处理的意见。
  (七)安排好人民生活。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安排好城镇待业人员的就业。对于国家机关、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中没有奖金收入、生活水平受到物价影响的那部分职工,要逐步地适当增加一些工资。国家的停建缓建工程和关停的国营企业的职工,国家照发基本工资,除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必要的生产劳动之外,要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教育结业以后,正式进行考核,作为以后升级和安排工作的根据。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住宅建设还要尽可能继续发展。
  (八)加强集中统一。经济调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实现全国财政和信贷的平衡,需要在全国采取统一的步骤,实行统一的指挥。国务院认为,必须重申和明确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⑴中央决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所有地方、部门和企业都要坚决执行,不能三心二意,不能阳奉阴违,更不能顶着不办;⑵各种渠道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管起来,各省、市、自治区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方向要经国家计委审查、由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各部委的基本建设由国家计委统一安排;⑶财政税收制度和重大财政措施要集中统一,任何地方、部门和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应当上缴的税收和利润,不得超越国家规定的权限减免税收;⑷信贷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要严格遵守,控制信用投放,非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不得在计划以外增加贷款;⑸国家规定的重要物资、包括重要的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调拨计划,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必须坚决完成,在轻纺工业的原料供应方面,全国要首先保证上海、天津、北京的需要;⑹要制定物价管理条例,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随意提价、变相涨价;⑺要正确实行国家规定的奖励制度,严格检查监督,坚决制止滥发和变相滥发奖金,制止滥发加班加点工资、各种津贴和福利补贴;⑻加强外贸、外汇的管理,协调一致,统一对外或联合对外,禁止互相拆台;地方、部门和企业以各种形式向外借款,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审批办法和统一管理的制度。
  (九)发行国库券和借用地方财政结余。为了弥补1980年中央财政的一部分赤字,国务院决定在1981年发行40亿到50亿元的国库券,主要向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分配发行。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农村富裕社队,可以适当认购。个人也可以自愿认购,但不得摊派。1981年全国财政收支打平以后,中央财政还有80亿元左右赤字,而不少地方财政有结余,要求地方节约开支80亿元左右,借给中央使用。这也是把财力集中起来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在财力物力和其他方面实行必要的集中,会给各地方带来不少困难。但是,现在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经济全局的稳定,才能避免经济全局不稳时给各地方带来更大的损失。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