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调整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财政收支报告的决议

  必须指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的调整,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消除潜在的危险,而且有更积极更深刻的意义。这就是要使我们的整个经济工作,从此摆脱急于求成的积弊,真正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办各项事业都量力而行,循序前进,讲求实效,使经济的发展同适当改善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协调的稳定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1981年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
  1979年提出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时候,明确规定了调整的任务,就是要针对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自觉调整比例关系,使农轻重和工业各部门能够比较协调地向前发展,使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1981年在进一步调整比例关系的过程中,首先要争取做到基本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基本上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停止财政性货币发行,同时把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下来。
  1981年财政收入原计划为1074亿元(不包括国外借款,下同),由于石油、煤炭产量调减,工业企业和工商税收入减少,加上外贸亏损和粮食购销补贴增加,财政收入调减为976亿元;财政支出原计划为1124亿元,也调减为976亿元,减少148亿元,使支出和收入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和要求,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内容和重大政策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压缩基本建设投资。1981年基本建设总规模由原计划的550亿元调减为300亿元。其中,国家预算直接安排的投资由原计划的242亿元调减为170亿元,减少72亿元。要下决心把那些不具备建设条件和建成后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包括引进项目)坚决停下来,把那些同现有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的重复建设项目坚决停下来。要把投资集中用于当前生产急需的建设项目,用于可以迅速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和配套工程,以及职工住宅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对于停建缓建的项目,必须由现任领导班子负全部责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把设备、材料、建筑物真正保管好,严格防止损害、破坏和偷盗,尽量减少损失。
  (二)压缩国防费和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1981年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开支共减少64亿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共减少16.7亿元。其他各项开支有增有减。对少数民族地区尽可能地加以照顾。各项开支都要精打细算,只能比计划减少,不能超支。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厉行节约,讲求实效,用较少的钱把事情办好。
  (三)认真抓好农业和工业生产。增加生产,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是保证市场稳定、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继续完善和稳定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争取农业有一个更好的收成,争取在增产粮食的同时,多种经营有一个全面的发展。除了以畜牧业和林业为主的县(旗)和主要经济作物基地以外,应当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增加经济作物产量,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般不要挤占粮田。要确保轻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达到8%,并争取更多一些。所有轻工业企业都要努力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钢产量由原计划的3500万吨调减为3300万吨,腾出燃料、动力和运力保轻工业生产。一切有条件的重工业企业,包括军工企业,都要了解市场需要,有计划地积极地生产消费品。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都要切实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生产,压缩“长线”产品,增加“短线”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