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1982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第一,财政收入开始回升,扭转了连续三年收入下降的局面。大家知道,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大量经济问题和群众生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拿出了大量资金,因而这三年的财政收入暂时下降。1982年开始由下降转为上升。扣除国库券和国外借款收入,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去年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长2.3%。收入上升的幅度虽然很小,但它标志着国家财政状况在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财政情况的这一变化,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第二,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也比上年增加,1979年和1980年,由于财政收入连年下降,国家财政收不抵支,出现了大量的赤字,1981年国家对财政支出曾进行大量削减,比上年减少了98亿元。同1981年的情况不同,1982年用国内财政收入拨付的财政支出转向回升,比上年增加了71亿多元,并且继续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这种建立在收支都有增加基础上的基本平衡,是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结果。

  第三,在财政支出中,增加了生产建设性支出,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上年相比,1982年国内基本建设拨款增加11.57亿元,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增加3.72亿元,地质勘探费增加1.2亿元,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增加6.2亿元,城市建设和维护费增加3.56亿元,仅以上几项支出,就增加了26.25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增加总额的36.8%。这些支出对促进生产建设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基本建设方面,有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增加了原油、煤炭、交通运输等新的生产能力。在农业方面,支持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支援了抗灾斗争,取得了农业的全面丰收。

  第四,较多地增加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并从资金的分配上保证了城乡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同上年比较,1982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增加了25.6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增加总额的35.9%,增长比例为14.9%。其中,教育事业费增加13.2亿元,增长12.9%。这一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比上年增加3.6万人;中等教育进行了结构改革,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招生比上年增加15.9万人。为了支持科研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追加了高等学校科研经费专款,支持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基金,资助了全国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500多项。这一年国家财政还拨出专款2.3亿元,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疾病防治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国家继续安排了大批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并从第四季度起,调整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部分职工的工资。由于扩大劳动就业和提高部分职工的工资,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加了50亿元。同时,国家还增加了城镇住宅建设的投资,建成住宅1.1亿多平方米。这一年,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下,国家继续执行对农副产品的价格补贴政策和农业税稳定负担的政策,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据抽样调查,1982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270元,比上年增加46.7元。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