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和关于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应当考虑改变现行的收入全部上缴、支出全部另行拨款的办法,实行利润分成的办法,适当地扩大企业部门和企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使企业部门和企业单位能够以分得的一部分收入,解决自己一定的投资和其他必要的开支。这样作,就可以把企业的支出同企业本身的收入结合起来,把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统一领导同每个企业在业务经营上的独立性结合起来,以便发挥企业部门和企业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从物质利益上关心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情况,努力提高生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此外,现行的税收制度也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关于工商税制,主要的问题是应当改变现行的多种税、多次征的办法,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的新情况,简化税制,简化纳税手续,以便推动企业更好地加强经济核算,并且使国家的收入更加均衡和及时。关于农业税制,主要的问题是应当改变以户为征收单位和一部分地区实行累进税、另一部分地区实行比例税的办法,采用以农业社为征税单位,并且考虑统一实行比例税制的办法,以适应农业合作化以后的新情况。
  过去的各种制度,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前几年,在财政体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上,集中管理较多,对于有力地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平衡收支、稳定物价、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工商税制和农业税制对于保证国家建设资金的需要,调节各阶层人民的收入,配合社会主义改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问题是情况已经变化了,原来制度中合理的规定,已经不合理了,或者不完全合理了。对于这些制度,近年来我们也曾经作了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是现在仅仅这样做已经不够了。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很多方面的重大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对于这些问题,已经作了若干研究,拟订了若干个方案,有的正在进一步研究比较,有的准备选点试办,我们希望能够在1957年或者1958年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是1957年工作当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各位代表!1957年国家预算反映了我国人民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反映了我国人民和平建设的强烈愿望。这个预算的实现,将要胜利地结束我国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把国民经济引向新的高涨。在执行1957年国家预算的过程中,我们将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是无往不胜的,是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政府决心依靠全国各民族、各主民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1957年国家预算,实现国家建设计划。希望全国职工、农民、军队官兵、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爱国人民,一致行动,为完满地实现1957年国家预算而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从今年5月下旬起,即开始审查国务院所送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的草稿;此次会议期间,又听取了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并且根据大会代表们在讨论当中所提出的意见,对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进行了研究和审查。现在,我代表预算委员会将审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56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297.54444亿元,总支出为305.754138亿元,支出大于收入8.19694亿元。预算委员会详细地审查了1956年国家决算数字,同意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在报告中对1956年国家决算所作的分析。1956年国家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一般是良好的,支出的分配和使用基本上是正确的,解决赤字的办法也大体上是适当的。1956年在国家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虽然有过若干缺点,但是这些缺点同1956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比较起来,只居于极其次要的地位。预算委员会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56年国家决算。
  预算委员会认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在报告中所总结的1956年财政工作的几点经验,对于改进今后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应当指出,今后财政部门应当更加注意上述经验的研究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作。
  预算委员会详细地审查了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认为草案中所列各项收支数字一般是适当的,整个收支的安排是稳妥的,也是积极的。预算委员会认为,在收入和支出的某些方面,可以考虑作如下的调整:
  (一)在收入方面,工商税收增加1.5亿元,铁道企业收入增加7300万元;农业税收减少5000万元,纺织工业收入减少5705.2万元,森林工业收入减少1494.8万元。增加收入同减少收入的数额相抵,净增加收入1.01亿元。分项说明如下:
  ⒈今年1至5月份工业生产和商品流转的情况都比较好,预计今年的工商税收可以比预算草案所列的数字增加2亿元。另外,今年的棉纱产量可能完不成计划,预计要减少工商税收5000万元。以上增加和减少的数额相抵,增加税收1.5亿元。
  ⒉今年1至5月份铁道部的运输计划和财务计划都完成得比较好,这与铁道企业积极推行经济核算制是分不开的。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增产节约运动,有可能超额完成财务收入计划,因此,建议铁道企业收入核增7300万元。
  ⒊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所列的农业税收入,包括了1957年秋征公粮变价款在今年使用的部分。考虑到这一部分公粮变价款如果今年动用多了,就要影响明年的预算收入,而且今年1至5月份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是比较好的,因此,建议将农业税收入中的1957年秋征公粮变价款,核减5000万元。
  ⒋今年国民经济计划规定棉纱产量为463.5万件,由于原棉供应不足,完成这个计划看来是有困难的。现在一方面应当责成有关部门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完成既定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应当按照有把握的、可能完成的产量,适当调整国家预算收入,使国家预算放在充分可靠的基础之上。除了前面已经说过,将有关棉纱的工商税收核减5000万元以外,建议将纺织工业(包括国营、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纺织企业)的利润收入,核减5705.2万元。
  ⒌1957年森林工业收入中,因为木材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偏高,有完不成预算草案所列数额的可能。因此,建议将森林工业收入核减1494.8万元。
  (二)在支出方面,建议将1957年国家预算支出也核增1.0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支出增加3200万元,地方预算支出增加6900万元。分项说明如下:
  ⒈中央预算支出增加3200万元。根据开展农业垦殖、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以3000万元用于增加农垦投资。其余200万元,用于补助南京毛纺厂迁建所需的费用。
  ⒉地方预算支出增加6900万元。1957年地方预算中列有年终结余1.3778亿元。这一项结余款项,原拟等到8月以后再看当时的情况,由国务院批准动用。现在鉴于国家预算执行的情况较好,有些地方又有提前动用一部分结余款项的要求,因此建议先批准将1957年地方预算年终结余动用一半,即动用6900万元,由地方解决当前急需的支出。至于其余一半何时允许动用,等到8月以后,由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另外,1957年国家预算支出中列有增拨银行信贷资金6亿元,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家预算同银行信贷的关系,可以考虑从这笔资金中抽出1.80299亿元,归还1956年财政部向国家银行透支的款项。其余4.19701亿元,仍然作为增拨银行信贷资金。这样处理,既可以结清财政上所欠银行的债务,又不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
  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收支数字按照上述意见调整后,总收入增加为293.93934亿元,总支出也增加为293.93934亿元。预算收支仍然是平衡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