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增拨银行信贷资金6亿元,占预算的2.05%。
(九)总预备费5.93755亿元,占预算的2.03%。
1957年经济建设支出中,工业支出81.21256亿元,为上年决算数的90.09%;农业、林业、水利等支出20.044396亿元,为上年的89.4%;铁道、交通、邮电等支出22.16442亿元,为上年的80.18%;商业、粮食、对外贸易等支出2.56922亿元,为上年的27.21%。
1957年经济建设支出虽然比1956年减少了,但是在资金的使用上,根据保证重点、保证急需的原则,作了更加合理的分配。在工业方面,着重保证了冶金、煤炭、电力、化学(包括化学肥料)、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动力工业以及同农业直接有关的工业的投资;着重保证了那些有原材料、有销路的轻工业的投资;同时对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当中生产设备能力有余或者目前并不急需的投资,作了适当的削减。在农林水利方面,着重注意了兴修小型农田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业技术、防治牲畜疫病等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而短期内又容易收效的支出;减少了一部分可以暂时缓办的大型水利工程和增购拖拉机等方面的支出,削减了一些可以节省的开支。在铁道、交通、邮电方面,着重保证了增建铁路复线、加强现有线路和修建几条铁路新线的支出;减少了由于某些新线工程的推迟而在今年可以减少的支出。在商业、粮食、对外贸易等方面,今年支出削减得较多,只能保证修建十分急需的仓库和加工工厂的需要。
1957年建设资金的分配当中,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适当地安排了轻工业的投资。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轻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是农副业产品,而农副业产品的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从国外进口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现有的轻工业设备,有的还没有充分发挥生产能力。这些情况,在安排轻工业投资的时候是必须加以考虑的。1957年农林水利支出总额比去年减少了。减少的原因,除了上述大型水利工程和增购拖拉机的支出有所削减以外,主要是由于去年水灾较大,中途追加了较多的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经费,今年这方面的开支减少了。如果扣除这笔数字,今年国家预算中工业支出同农业支出的比例,实际为3.97∶1,同1956年的4.19∶1相比较,农业支出的比例是略有提高的(这里所说的工业支出和农业支出,都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各种事业费)。此外,1957年国家发放的农业贷款,最高发放额将达39亿元,除去到期收回的部分以外,年末余额将由去年年底的30.3亿元增加到33.3亿元。这笔资金只要运用得合理,将对支援农业生产和巩固农业合作化发生重大的作用。
1957年社会文教支出中,初等和中等教育支出22.6933亿元,为上年决算数的112.75%;高等教育支出6.36656亿元,为上年的101.64%;科学支出3.27142亿元,为上年的133.91%;文化支出1.72351亿元,为上年的90.85%;卫生支出4.69067亿元,为上年的95.94%;抚恤和救济支出5.83404亿元,为上年的102.66%。
1957年初等、中等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是增加的。但是因为:第一、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支出中,教职员的工资占着很大的比重。第二、1956年各级学校招生较多,这些学生是在下半年入学的,只需要开支半年的教学费用,1957年却需要开支全年的教学费用。因此,1957年教育事业还只能根据提高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来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学校招生人数将比去年有若干减少。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在社会上和中小学毕业学生中间进行解释说服工作,提倡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和其他可能参加的劳动。同时还要提倡由人民群众自己出钱,集体地或者个体地办学。只要依靠群众,办法是有的。
1957年科学研究事业支出和抚恤救济支出也是增加的,只有文化、卫生支出有所减少。文化和卫生事业因为去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在财力增长较少的情况下,把发展的速度减缓一些是可以的。
今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去年迅速发展的情况来比较,速度虽然减缓了一些,但是由于今年的发展是在去年大大扩展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事业的规模,仍然有相当的扩大。比如1957年各级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同1956年比较,还将有不少的增加。高等学校学生将由40万人增加到44万人;中等学校学生将由516万人增加到557万人;小学学生将由6346万人增加到6581万人。
1957年国防支出比1956年作了较大的削减。近年来,我国的国防支出和它在预算中的比例是一再减少的。国防支出的数字,1955年为65亿元,1956年减为61.17亿元,1957年再减为55.23亿元;国防支出在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1955年为22.1%,1956年减为20%,1957年再减为18.85%。
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也比1956年有较大的削减。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中,人员的工资开支比1956年仍然是增加的。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的减少,主要是大大降低了机关公用费标准的结果。1957年年初已经适当地降低了一部分高级干部的工资。在乡村的基层经济单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乡干部,他们的工资去年有些地区提得过高了一些,今年准备由地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降低一点。这样做,就减少的支出来说,数字不大,但有利于这些人员在生活上更加接近群众,更加便于团结群众,做好工作。
1957年债务支出比1956年增加了1亿多元,主要是因为国内公债还本付息的支出比去年增大了。
1957年对外援助支出比1956年增加了1亿多元。1957年的其他支出包括补发转业军人复员费、民兵业务费、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等,也有一些增加。
1957年增拨银行信贷资金6亿元,这是1956年所没有的。这笔资金实际上也是国家预算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它对于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贷款的需要和保证信贷收支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1957年总预备费比1956年少列1.9亿元。但是,1956年在确定预算的时候,有一部分支出,比如增加工资等约4亿元,已经预定要在总预备费内开支。今年预定要在总预备费内开支的,只有准备调整某些农产品购销价格将发生的亏损大约1亿元。1956年预算中列有上年结余收入,今年则相反地在支出中增拨了银行信贷资金。今年预算中所列的物资储备支出和去年预算比较虽然有所减少,但比去年决算中的物资储备支出却增加不少。因此,今年预算的后备力量,实际上是比去年充实一些的。
以上是1957年国家预算草案中各类支出的主要情况。从各类支出的分配上看,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国家预算支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了。五年来,用于经济、文化建设的费用和用于国防、行政的费用在国家预算当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起了显著的变化。国防和行政管理支出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36.3%,1957年下降为27.2%;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文教支出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55.9%,1957年上升为63.22%。这说明国防和行政管理费用的降低,使国家有可能将较多的资金用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其次,从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支出来看,1957年职工工资标准虽然不拟提高,但是,由于1956年增加工资和提升级别是从4月和7月开始的,今年则是按全年计算,这样,绝大部分职工今年全年的工资收入实际上是比去年增加了。1957年农业税负担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较多,只要没有较大的灾荒,农民的收入也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1957年人民的购买力将比去年继续增长,国家供应的商品总值也将比去年有所增加。有些商品的供应量虽然比去年减少了,但是同1955年以前各年比较起来,仍然是增加得不少的。如棉布的供应量(包括各种用布),1953年为1.3034亿匹,1954年为1.287亿匹,1955年为1.2885亿匹,1956年为1.7405亿匹,1957年预计为1.51亿匹(1957年是按第二期布票折扣供应的数字计算的)。这说明国家在调整建设规模和速度的同时,还是尽可能地注意了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需要。最后,从国家预算支出总数来看,五年支出总数将达到1369.14亿元,比五年计划原列五年预算支出总数1309.41亿元超过59.73亿元,即超过4.56%。这说明五年的财政支出保证了国家建设资金的需要,情况是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