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决议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在听取了财政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报告》以后,结合大会代表提出的有关意见,讨论和审查了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81年国家概算。现在,我代表预算委员会将审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79年国家决算,总收入1103.3亿元,总支出1273.9亿元,收支相抵后,支大于收170.6亿元。为了弥补这个差额,动用了历年财政结余80.4亿元,向中国人民银行透支了90.2亿元。预算委员会认为,1979年国家财政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是很大的。这一年,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减免了一部分农村税收,提高了40%职工的工资级别,安排了900多万人就业,建设了6000多万平方米的职工住宅,补发了平反冤假错案后恢复名誉的干部和职工的工资等。同时,按照经济调整和改革的要求,较多地增加了发展农业、轻工业和教育科学事业的支出,并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财权。在一年之内,国家采取这么多的重大措施,办了这么多非办不可的事情,确实是多年来没有过的。这是扭转被林彪、“四人帮”破坏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状况所必需的,是逐步解决生产和生活方面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必需的。尽管1979年国家决算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赤字,执行中也有若干缺点和失误,但是总的说来,财政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成绩是主要的。
  国务院提出的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总收入1062.9亿元,总支出1142.9亿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80亿元;1981年国家概算,总收入1154.6亿元,总支出1204.6亿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50亿元。预算委员会认为,在1979年已经发生赤字170亿元的情况下,1980年的差额缩小到80亿元,1981年进一步缩小到50亿元,这是根据今明两年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增收节支的可能安排的,是尽了很大努力的。从今明两年的经济和财政发展情况来看,由于能源上不去,生产增长的速度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继续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所带来的一些暂时减收因素,今明两年的财政收入不可能增加很多。而大幅度地削减支出,弯子转得太陡太急,对国民经济也不利。尽管今明两年的基本建设拨款、企业流动资金和国防战备费作了必要的压缩,但是由于适当地增加了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和城市建设维护费,新设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和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适当安排了支援农业、企业挖潜改造、新产品试制以及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有关的开支,因而总的支出不可能减少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今明两年要求做到逐步缩小赤字,以致最后消灭赤字,是实事求是的。总的说,这两年收支的安排,体现了继续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逐步降低积累率的要求;体现了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体现了既保证当前生产建设事业的最低需要,又考虑为今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准备必要条件的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预算委员会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1979年国家决算和1980年国家预算,原则通过1981年国家概算,并且批准财政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报告》。
  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平衡,是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志。预算委员会考虑到今明两年还有一定的赤字,而连年出现赤字,对经济生活终究是会有影响的。同时,在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事先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实现1980年国家预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并力争缩小收支差额,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预算委员会建议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向有关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如下要求:第一,狠抓增产节约,广开生产门路,努力挖掘潜力,大力提高经济效果,使工农业生产有一个协调的稳定的发展,并且要积极发展外贸、旅游等事业,认真做好侨汇方面的工作,开辟新的财源。在这个基础上,确保今明两年收入任务的完成,力争超过。第二,继续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增加市场商品的供应,适应城乡人民购买力不断提高的需要。同时,要在人民群众中提倡勤俭持家、积极参加储蓄,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减少货币投放。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坚决纠正某些地方和单位擅自提高消费品价格,或者变相涨价的错误做法。第三,贯彻执行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方针,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目前在基本建设和生产流通领域中,不讲经济核算,不讲经济效果,物资积压和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还相当严重。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事情办好,并且挤出钱来,支持科学教育等事业的加快发展。第四,要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要求,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把经济搞活。已经确定的财政、税收和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方案,要抓紧做好准备,在今明两年内陆续实施,并把财政制度的改革同经济体制的改革协调起来。第五,树立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加强全局观念,加强综合平衡。经济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态度,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把建设需要与财力可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以便把生产建设事业搞得更好一些。第六,加强财政监督,严格财经纪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件,对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无效投资、或者重大损失浪费的事件,一定要象对待“渤海二号”事故那样,认真检查,严肃处理,并教育干部引以为戒,努力提高对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遵守法纪的自觉性,把本职工作做好。
  以上意见,请大会审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