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1979年国家决算、1980年国家预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决议

  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也必须精打细算,努力提高经济效果。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加快,节约了很大一笔资金。但是总的来说,目前资金占用仍然过多,物资大量积压,损失浪费严重。工业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的流动资金,1979年为33元,比1965年增加8元。钢材和机电产品,年年要求压缩库存,却年年增加新的积压。目前全国机电产品库存已增加到600多亿元,钢材库存已增加到近2000万吨。商业各部门冷背呆滞的商品也不少,积压了很大一笔资金。一定要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调剂处理多余积压物资,把物资和资金搞活。商业企业要按照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在非生产性领域里,应当继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反对浪费的通知”,已开始收到良好的效果,出现了不少好的典型。但是,在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中,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单位利用外事活动的机会,购买高级消费品,挥霍浪费国家资金的情况还相当突出。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特殊化的不正之风,也没有完全刹住。要继续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精神,把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兵简政,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大力节约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切实改变目前存在的那种机构臃肿、办事效率很低的状况。
  搞好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经济效果,必须切实加强财政监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今年4、5月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财经纪律的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检查,发现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存在着任意截留国家财政收入、擅自减免税收、随意提高价格、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滥发奖金和补贴等情况,有的情节相当严重。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根子固然在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干扰破坏,使党的纪律松弛了,法制观念淡薄了。而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不量力而行,急于求成和只顾局部、忽视整体的思想,也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加强财经纪律,首先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树立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全局观念。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渤海2号”事件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都要以身作则,尊重科学,遵守法制,带头执行各项财经制度。对于违犯财经纪律的事件,一定要查明情况,严肃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决不能以“下不为例”为借口,姑息纵容。因为“下不为例”实际上是“下可为例”,第二个、第三个继续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接踵而来。要支持财政税务和财务会计人员履行职责,大胆工作;对于因坚持原则或者如实反映问题而遭到打击报复的同志,一定要给他们撑腰,从严惩办搞打击报复的人,以伸张正气,打击歪风。
  各位代表: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为实现今明两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尽管我们前进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发展的前景是很好的,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逐步达到财政平衡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国各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以及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和爱国侨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为更好地完成今明两年的财政任务而奋斗。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关于1979年国家决算、
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和1981年国家概算的审查报告
(1980年9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