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财政问题上,我们历来的方针是: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不打赤字预算。去年出现财政赤字,追根究底,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对国民经济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由此而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我们在实践中深深感到,这些遗留问题,比原来预计的更为严重,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消除;加上我们建设中的某些缺点和失误,反映在财政上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比原来预计的更大一些。去年采取的许多重大的经济调整措施,包括调整价格、增加工资、发放奖金、安排就业等,都不是一次性的,都不是今年有了,下年可以没有的,它带有一定的连续性,不能不增加今后一、两年内国家财政平衡的压力。今后我们必须继续抓好农业和轻工业生产,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在预算执行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挖掘潜力,增收节支,并且在解决财政体制上统收统支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改进有关的财政制度,使它同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逐步减少赤字,以致最后消灭赤字,做到财政收支平衡。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二、1980年国家预算草案
1980年国家财政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同时,认真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努力把国民经济搞活。要积极促进生产的发展,挖掘潜力,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坚决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有计划有步骤地降低积累率,并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继续加强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支援,加强煤电油运和建材工业等薄弱环节,支持文教、卫生、科学事业的发展;继续本着积极而又稳妥的精神,抓紧财政体制、企业财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搞好财政工作。
根据上述要求,1980年国家预算的总收入安排1062.9亿元,总支出安排1142.9亿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80亿元。这个差额,在执行中依靠增产节约,有可能缩小一些,不足的部分,准备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有息借款来解决。
今年4月人大常委第十四次会议上,国务院在《关于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曾经估算,1980年财政收入982亿元,财政支出1022亿元,差额40亿元。现在根据上半年的执行情况和新出现的问题重新作了计算,并且增列了国外借款收入和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以及当年还本付息支出,还考虑了追加电力投资、特大抗旱防汛经费,增加公检法机构人员必要的支出,以及猪肉削价补贴等,因此,收支数字都有所增加,差额也有扩大。
1980年的预算总收入中,企业收入为460.6亿元,各项税收为544亿元,其他收入为2.4亿元,中央财政集中的企业基本折旧基金为22亿元,国外借款收入为33.9亿元。
1980年的国家预算总收入,同上年比较,减少40.4亿元。这是因为去年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调整部分职工工资、扩大劳动就业等,都是在年度中间陆续执行的,因而它影响财政收入的数字,去年只是几个月的,今年则是全年的。而且今年还要调整棉花、医药、生铁、焦炭等产品的价格,提高试行利润留成制度的企业和铁道系统的折旧率。如果按可比口径计算,1980年的财政收入则增加64亿元,增长6%。它同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增长5.5%的速度是基本适应的,也是打得比较积极和可靠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财政上负担的价格补贴较多,1980年各种价格补贴共达200多亿元。其中,有的是基本消费品补贴,如粮、棉、油、肉、蛋、蔬菜、民用煤等,约120亿元;有的是农产品超购加价补贴,约50多亿元;有的是农业生产资料和支农工业品优待价补贴,约30亿元。如果加上房租补贴、交通补贴和其它补贴,数字还大得多。这些价格补贴,都是冲减财政收入的,这就不能不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发生影响。但是应当肯定,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这种价格补贴,对于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和改善,促进全国安定团结,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当把这件事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