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1981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第三,在紧缩财政支出的同时,国家仍然适当增加了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支出,继续安排了城镇待业青年就业,调整了部分职工的工资,使城乡人民的生活继续有所改善。1981年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支出,由上年的156.26亿元,增加到171.36亿元,增加了15.1亿元,增长9.7%。其中,教育事业费增长8.8%,卫生事业费增长10.1%,科学事业费增长23.7%,都超过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幅度。这一年国家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和其他人员就业,加上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共达820万人;城镇新建的住宅竣工面积达到9千7百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为了逐步解决没有实行奖金制度的国家机关、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工资问题,1981年第四季度对中小学教师、体育工作者和一部分医务工作人员提高了工资。还要说到的是,这几年在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同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国家对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一直采取了价格补贴的办法。1981年国家用于各种价格补贴的支出,共达320多亿元。其中,直接由国家财政拨付的粮、棉、油价格补贴和超购加价款,共有163.09亿元,比上年增加43.51亿元。这些补贴和开支的增加,也直接和间接地使城乡人民得到了实惠。
  第四,整顿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堵塞各方面的漏洞。为了消除目前财政收支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制止和纠正违法乱纪行为,国家在1981年采取了若干措施。年初,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5月间,又批准发布了《关于清查偷税、漏税和欠税的通告》,后来又多次组织了企业财务检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这一年的努力,财政管理偏松、监督不严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并且清理收回了一部分财政收入,节约了一部分财政支出。据各地报告统计,1981年清理收回的税款和补交入库的企业利润,合计18亿元。这不仅有助于整顿财经秩序,有助于实现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而且对于纠正某些不正之风,打击经济领域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起了积极作用。
  在1981年短短的一年之内,国家把较大的财政赤字坚决压缩下来,使财政状况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这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从全局出发,同心协力,承担困难,是分不开的。这一年,为了适当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计划发行国库券40亿到50亿元,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实际完成48.66亿元。发行国库券的收入,已按照原定用途,用于弥补1980年的财政赤字,但它对于1981年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控制货币投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