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1981年国家决算的决议

  在1981年国家决算总支出中,用国内资金支付的财政支出为1041.89亿元,完成概算的106.7%;利用国外借款支付的基本建设拨款为73.08亿元,完成概算的91.4%。在上述用国内资金支付的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拨款为257.55亿元,完成概算的105.9%;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为65.3亿元,完成概算的129.8%;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为22.84亿元,完成概算的95.2%;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为73.68亿元,完成概算的99.4%;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为171.36亿元,完成概算的107.4%;国防战备费为167.97亿元,完成概算的100.8%;行政管理费为70.88亿元,完成概算的118.7%。
  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良好,做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这是全国各族人民作出巨大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这一年的国家财政,配合经济的调整和改革,采取了若干重大措施,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一,根据量力而行的方针,紧缩了财政开支。1981年的基本建设总规模,由上年的539亿元,压缩到428亿元,减少了111亿元。从国家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来看,比上年减少了88亿元。在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过程中,国家把某些不具备建设条件和建成后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停了下来;同时,对那些同现有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的重复建设的项目,实行停建或者缓建。这样,不仅腾出了一部分资金和物资,用于重点建设和急需的建设项目,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也有利于财政收支平衡。除基本建设投资外,1981年的国防战备费由上年的193.84亿元,缩减到1 67.97亿元,减少了25.87亿元。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在大力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同时,从全局出发,节约支出,为国家分担困难,对平衡财政收支作出了很大贡献。回顾1981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可以看得很清楚: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我们处理经济问题的一条方针,是一条积极的方针,也是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
  第二,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扩大消费品的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消费品的生产是保障人民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发展农业和扩大消费品生产,不仅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而且也有利于保证市场的稳定,增加财政收入。由于农村进一步落实了党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再加上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农村中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繁荣景象。1981年尽管自然灾害严重,全国农业总产值仍比上年增长5.7%。在发展轻纺工业生产方面,国家在原材料、动力、运输和资金等各方面,采取了优先安排和供应的措施,轻纺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了14.1%。因此,尽管这一年的重工业生产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暂时下降,但由于轻纺工业上得快,全国工业总产值仍比上年增长了4.1%。1981年日用消费品的产量显著增加,不仅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保障了城乡人民的需要,而且对于回笼货币、平衡财政收支,也起了重要作用。国内市场的商品零售物价上升指数,已由上年的6%下降为2.4%。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