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确定的方针政策,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国政治经济形势越来越好。这是取得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有利基础。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实事求是,深入实际,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打开新局面。我们相信,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我们面前的困难必将一个又一个地解除,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稳步地持续地向前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关于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
(1981年12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在听取了财政部部长王丙乾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后,结合大会代表提出的有关意见,讨论和审查了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现在,我代表预算委员会,将审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国务院提出的1980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1085.2亿元,总支出为1212.7亿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127.5亿元。为了弥补这个差额,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80亿元,并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的收入中动用了47.5亿元。预算委员会认为,1980年的国家财政,根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国家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增加职工工资、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等重大经济措施的继续实施,并在控制财政开支的同时,适当地增加了能源方面的投资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加了文教、卫生、科学事业经费。这些都是必要的。尽管这一年国家财政赤字,比预算有所扩大,执行中也有某些缺点,但是,总的说来,预算的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财政赤字比上年缩小,成绩是主要的。
1981年国家概算的执行情况是好的。根据国务院提出的预计数字,总收入为1058.6亿元,总支出为1085.8亿元,收支相低,支大于收27.2亿元,相当于国家概算的2.6%,财政赤字比上年大大缩小。预算委员会对今年国家概算的执行情况表示满意。去年年底前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国务院根据这个方针,在调整国民经济、平衡财政收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扩大消费品生产,增加财政收入;紧缩基本建设投资,使建设规模同国家当前的财力与物力相适应;在适当增加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等支出和调整部分职工工资、扩大劳动就业的同时,有计划地紧缩了一部分财政开支;向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发行国库券,并借用地方财政结余,等等。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的这个方针和一系列措施,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预算委员会一致认为,国家财政由前两年每年发生一百几十亿元的赤字,到今年实现收支基本平衡,是经过艰苦工作取得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表明,我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已有所好转,并将大大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全国的安定团结和今后国民经济稳步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