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述预计,全年收支相抵,财政赤字为27.2亿元,相当于国家概算的2.6%。可以说,今年的财政收支做到了基本平衡。国家财政由前两年每年发生一百几十亿元的赤字,到今年实现收支基本平衡,这是经过很大努力取得的,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的反映。这个重大胜利,对于全国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的稳定,对于今后国民经济稳步地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确定的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这个方针所采取的调整国民经济和平衡财政收支的措施,已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扩大消费品的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是保障人民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市场稳定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农村进一步落实了党和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副业的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农村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繁荣景象。今年尽管自然灾害严重,但全国农业总产值预计仍将比去年增长4%左右。为了加快发展轻工业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国家在原材料、动力、运输和资金等方面,都采取了优先安排和供应的措施,并且有计划地组织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调整生产方向,不仅为生产建设服务,还要为市场需要服务。因此,今年的轻工业产值预计将比上年增长12%。随着日用消费品产量的显著增加,市场商品供应也增加了。这对于保证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对于回笼货币、平衡财政收支,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紧缩基本建设投资,使建设规模同国家当前的财力与物力相适应。今年的基本建设总规模,预计将由上年的539亿元,紧缩到380亿元,减少159亿元。其中,国家财政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减少104亿元;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用自筹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减少55亿元。国家采取的措施是,把某些不具备建设条件和建成后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坚决停下来,同时,对那些同现有企业争原料、燃料、动力的重复建设的项目,实行停建或者缓建。今年原定停建、缓建的项目共1714个,上半年已停建、缓建1546个。这样,就腾出了一部分资金和物资,集中用于当前生产急需的建设项目和可以迅速建成投产的项目,不仅节约了财力、物力,有利于财政收支平衡,还加快了重点工程的进度。
第三,在适当增加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等支出的同时,有计划地紧缩了一部分财政开支。今年的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预计将由上年的156.3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增长8.8%。其中,教育事业费增长8.1%,卫生事业费增长7.2%,科学事业费增长21.3。优抚救济费和城市维护费也比上年增加。今年我国许多地方遭到的水旱灾害,是历史上少有的。国家为了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和安排人民生活,共拨出救灾费10.9亿元。除了上述支出项目外,其他各项支出大都比上年减少。全年总的财政支出水平(包括基本建设拨款),预计比上年紧缩133.9亿元。这就为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提供了重要条件。应当说,紧缩开支对各地区、各部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大家都从全局出发,主动承担困难,努力完成了紧缩开支的要求。
第四,调整部分职工的工资,继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对于国家机关、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中没有实行奖金制度的职工,国家准备逐步地解决他们的工资调整问题。从今年10月份起,先对中小学教师、部分医务人员和体育工作者,进行工资调整。其余人员调整工资的问题,因限于财力,准备在明后两年陆续解决。今年国家还采取了多种形式,继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就业,预计全年约可安排800万人。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城镇住宅建设也在继续发展,预计住宅的竣工面积全年为8000万平方米。农村人民生活,由于农副业增产、集市贸易发展,也有显著的改善。目前,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居住条件也还比较差。但是,改善人民生活,必须有物质基础,它只能在生产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最近几年国家在这方面是尽了很大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