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开发食品机械和包装技术
食品工业要求先进的机械装备和包装技术与之同步发展。
(一)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工业部门要开发新技术,提供新装备。重点开发传统食品、方便食品和加工基础原料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围绕着降低能耗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攻克发酵、浓缩、杀菌、分离、浸出、膨化、干燥、烘烤、固体和液体包装等机械的技术关键,填补空白,提供成套设备。
(二)按照专业化生产的原则,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组织军工,民用各方面的制造力量分工协作,多厂配套,使食品机械和包装机械按国际标准,逐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各制造厂提供的设备,要保证食品质量,做到操作安全与卫生安全。
(三)食品包装要首先解决方便食品包装的需要,同时改进出口,旅游等食品的包装。包装材料和容器要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品种多样,满足供应,开发新型包装材料,特别是多种复合软包装材料,制造新型容器。提高包装、装璜的设计水平和印刷技术。
(四)加快食品机械和包装工业的发展,有关部门要与之配合。冶金部门要提供优质适用的不锈钢、钛材、铝材、马口铁等材料。石油、化工部门要提供各种溶剂、涂料、塑料和粘合剂。铁道、交通、汽车制造等部门要为食品原料的产地加工、包装容器的集中生产和食品冷藏链的建立提供专用槽车、船舶和大吨位的汽车。
(五)合理调整钛材、不锈钢和塑料的价格。改变多环节加税加费用的状况,以扩大其使用范围。
十、合理布局 发展联合
方便群众消费和发展原料产地加工,是食品工业合理布局的重要原则。要使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食品工业同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合理布局,促进联合,共同发展。
(一)城市食品工业要做到高档产品与大众化产品相结合,满足居民对食品消费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同时为农村食品工业提供配套产品。要发挥技术、设备、信息等优势支援农村食品工业,发展原料产地加工,促进小城镇建设。要调整产品结构,把适合在产地加工的产品放到农村去,使农村的初加工和城市的深加工结合起来。
(二)乡镇食品工业和国营农场食品工业要积极开展农副产品就地加工,面向广大农村市场,生产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要的产品。同时也要为城市居民消费提供成品和半成品,并发展出口食品。凡适于集中加工的一般应在小城镇建厂,适于分散生产的可在农村就地加工。乡镇食品工业要同专业户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为其服务。还要发挥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力等优势,同城市食品工业企业联合办厂,为城市食品工业开辟原料来源,支援和促进城市食品工业的发展。
(三)沿诲地区食品工业要实行外挤内联的方针,发挥人才,技术和装备的优势,一方面开发新兴行业和新产品,整理提高传统食品,努力打入国际市场;一方面积极支援内地食品工业的发展,把内地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特别要注意扶持老(老革命根据地)、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远地区)、穷(穷困地区)地区发展食品工业。沿海地区的食品工业企业要同内地的食品工业企业广泛地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移到内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