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工业:充分利用果品、蔬菜、水产品、肉禽资源,生产多品种的罐头食品,重点发展果蔬罐头。改进包装,发展软罐头,积极扩大内销和出口。
糖果、糕点、饼干、面包等加工:要高、中、低档结合,品种丰富多样。重点发展传统的和大众化的食品以及主食面包等,同时吸收国外技术,引进国外品种。
烟、酒工业:酿酒主要发展啤酒、葡萄酒、黄酒和果酒,扩大名牌优质白酒生产,逐步增加低度白酒的比例;卷烟要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品质,创制新型烟。
食品的配套产品:发展各种食品的营养强化剂、添加剂、酶制剂以及食用的香精香料。
四、提高食品的营养、卫生和质量水平
食品的卫生安全和营养合理是食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必须作为食品生产的首要工作切实抓好。
(一)提高食品营养水平。食品工业各行业都要根据国家的营养政策、营养标准,组织食品生产,指导食品消费。要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按照食品加工和改善营养构成的要求,培育优良的原料品种;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扩大营养源,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搞好食品加工的营养设计,通过添加、混合等手段,达到营养互补和强化的目的,从而提高食品的营养效果。
(二)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要在农产品的生产、贮藏、运输和食品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努力消除污染源,防止食品污染。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制定和完善食品工厂的卫生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的检测和监督机构,全国和大、中城市成立食品卫生监测中心,会同各级卫生部门组成食品卫生监测网,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三)严格食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一九九○年前,分期分批建立和健全各种食品质量标准,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的多样化,不断修订和完善。整顿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更多的优质、名牌产品。食品出厂包装要标明产品成份和有效保存期。
五、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原料基地
我国适于食品加工的资源十分丰富,除了日益增多的农副产品外,还有大量的野生资源和特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源,搞好原料基地建设,是食品工业迅速发展的可靠保证,也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条件。
(一)增强企业使用加价原料的能力。要解放思想,调整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资源;①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真正转到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②采用新技术,搞好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加工,使产品不断增值;③利用生物技术,创制新产品;④发展原料产地加工,减少环节,降低损耗,节约费用;⑤本着互利原则组织联合,调动各方利用资源的积极性;⑥改进包装,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