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建中央常委会、全国工商联关于恢复和发展传统食品的建议的通知

  其二,价格统得太多,管得太死。传统食品的特点是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费工费时。近年来,原料和其他费用成本都有较大增加,而多数传统食品的价格没有相应调整。由于名特食品优质不优价,甚至赔本倒挂,难于维持生产。有的企业为了保存名牌,生产少许,聊以点缀;有的只好停产或者降质就价。
  其三,渠道不通,原料紧缺。传统名特食品所需的原料,在品种、质量、规格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少品种还有产地和季节的选择。现在传统食品原料基地大多没有了,历史形成的货源渠道一般不复存在了。过去“用什么,选什么”,现在统货分配,“给什么,用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规格、品种很难符合要求;一些计划供应的基本原料(如粮、油、糖、蛋等),或计划供应指标低,或虽有指标但不能保证供应。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恢复和发展传统食品并保持其风味特色,是不可能的。
  其四,技术力量不足。有技术的老师傅为数不多,其中有的还没有放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其才能。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一般很低,青黄不接。目前大有技随人去,后继无人之虞。传统食品行业职工社会地位不高,无技术职称,工资待遇又低,老师傅想退休,青年人想改行,这无疑影响提高传统食品职工队伍的素质。
  其五,传统食品的科研工作很落后,食品行业、饮食行业设备简陋,厂房破旧,卫生设施很差。多年来,由于实行利润统收上缴,而国家投资又很少,许多企业特别是商办工业企业缺乏资金更新改造厂房和技术设备。在实行利改税后,根据食品行业的具体情况,一些企业留利水平较前将降低,企业更新设备、改造技术困难更大了。
  努力恢复和发展我国传统食品,是人民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它对于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广开门路,扩大城镇就业,对于扩大出口,争取外汇,对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速发展我国传统食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并克服“怕困难”,“怕麻烦”,“怕得不偿失”等思想顾虑,把抢救、恢复和发展传统名特食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加强领导,改革体制,放宽政策,使我国传统食品有一个大的发展,以适应人民群众和四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经营体制
  1.在工商体制改革中,根据传统食品的生产经营特点,一方面,划小企业核算单位,稳定隶属关系,把国营厂、店办好;同时,放手发展集体和个体户经营传统食品。一些工重料轻,需要家庭辅助劳动力的传统小吃,要鼓励和扶持个体经营。国家要保护国营、集体和个体企业的合法竞争。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