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长城破坏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长城破坏情况的调查报告”的通知
(国办办发[1981]34号 1981年4月10日)


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文化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长城破坏情况的调查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日

  关于长城破坏情况的调查报告

国务院: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保护长城问题批示的意见,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于一九八○年六、七月间共同派出业务负责干部,分赴北京、河北、内蒙、陕西、甘肃五个省、市、自治区,对长城的破坏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将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长城破坏情况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雄伟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据史书记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都先后修建过长城,估计总长不止万里,而是有几万里。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方的长城,现在只剩下了一些旧址残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严重的是:有不少本来保存较好的地段,近期内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河北省境内保存的二千四百多华里的明代长城,大都用砖石筑成,是现存长城中修建得最为坚固的一段,是万里长城中的精华部分。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其中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保护较好,城墙、敌台、关口等还基本完整,滦平县沙口岭一带四十多华里的一段城墙属于这种情况。破坏严重的约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大批的长城砖石被取下,大段的长城被拆毁,城垣支离破碎,敌台、战台、马道、垜口全部毁坏,在地面上只见处处残砖断坡。古北口二道河子安营寨、铁门关、墙子路口等处的城墙就是这种情况。荡然无存的约占百分之十左右,如象冷口、白洋峪口、鲇鱼关一带的长城,地面上只存了一点残迹,有的连残痕也没有了。北京市辖范围内三百六十华里的长城,被拆毁一百零八里,约占总长百分之三十,加上自然残毁严重,保存较好的至多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了。
  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的长城大多是土筑,自然残毁的情况本已相应严重,加之人为的破坏,遗存下来的土筑长城多被夷为平地,粗略估计,较为完好的已不到十分之一。陕西省的长城主要在陕北榆林地区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六个县,几乎全部破坏无存,城堡土墩的砖石,有的修公路时被垫作路基,有的公路直接修在长城上。府谷县境内约一百九十里的长城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被破坏,目前保存较好的只有五里了。甘肃河西走廊的长城全部为土筑(玉门关汉长城则是用流沙、石子,铺红柳枝条、芦苇等修筑的),由于地多是戈壁沙滩,黄土稀少,肥料缺乏,随着人口增加,公社生产队,挖长城平地,长城的黄土成了平地造田的原料和肥料的来源。敦煌玉门关汉长城是汉长城中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段,不仅城墙和烽燧大都保存了下来,两千多年时放烽烟的积薪,一堆堆柴草也还完整地保存着,十分珍贵。过去由于人迹罕至,无人破坏,现在放牧和过往的人日益增多,破坏长城和积薪的情况也相继出现。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