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的通知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主要成绩
  1.该校是第一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目前有3个教育类博士点,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较合理的导师队伍,教育学科导师占导师总数的53.2%;近三年师生比控制在1:4以内;教学设施齐备;专业图书较丰富,信息查询系统使用便利;培养经费较充足。
  2.制订了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基本符合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规范;自2003年以来实行脱产一年集中学习的培养方式。论文的质量管理比较严格。
  3.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数字化管理程度高。录取质量、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均符合要求。
  4.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任职单位对培养质量表示满意,对学员素质的提高及其辐射作用的发挥给以充分肯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工作评价较高。
  (二)办学特色
  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严格细致;积极探索不同培养方式,自2003年以来,坚持脱产1年集中学习,难能可贵;在学科优势明显的背景下,发挥多种教育资源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教育硕士的综合素质服务。
  (三)改进建议
  进一步完善专业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制度;增强教育硕士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发挥其在教育硕士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估组一致认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95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9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95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85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95

C8师资培训

9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9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5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100

C18案例教学

85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85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100

C24论文质量

9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95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5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10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100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9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80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由张大均、康岫岩、李继凯、吴康宁、杨伊生组成的评估小组,于二○○七年六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对江西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评估。依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如下综合评估意见:
  (一)主要成绩
  1.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硕士培养条件。学校有1个教育类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教育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指导教师队伍;近三年师生比在1:3.5以内;有外聘兼职教师队伍;教学设备齐备,专业图书资料丰富,校园网和信息查询系统使用便利;教育硕士培养经费比较充足;学员对学校提供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表示满意。
  2.按照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教育硕士参考性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符合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规范;实行脱产和集中面授的培养方式,重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结合。论文的质量管理较严格;培养过程规范,培养质量较高。
  3.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健全,江西省和学校都成立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办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方向导师组,设立专门的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开发了研究生数字化管理系统。学生录取质量、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符合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
  4.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任职单位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校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满意,对学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予以肯定。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的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评价高。
  (二)办学特色
  1.立足“红土地”,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教育,广泛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大学与中学合作,初步构建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以服务“红土地”基础教育为重点的教师教育体系。
  2.坚持“双导师”指导模式,在为学员配备校内学术型导师的同时,充分发挥外聘兼职导师的作用,实现互动培养和优势互补。
  (三)改进建议
  1.进一步紧密结合江西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编写出版具有较高质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教学教材。
  2.进一步解决好学员“工学矛盾”,不断优化教育硕士培养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情况的教育硕士改革发展道路。
  评估组一致认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评估要求。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95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95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95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9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100

C8师资培训

9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95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10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5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5

C18案例教学

80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90

C22导师指导

95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95

C24论文质量

9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95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5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9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95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9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10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100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山东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该校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1. 有3个教育类学科博士点,15个教育类学科硕士点。师资队伍力量强,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外聘兼职导师素质较高;教学设施齐备且利用率高,培养经费较为充足。
  2. 学校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有严格的要求,坚持脱产一年与在职兼读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齐备;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严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充分,论文评定严格认真。抽查表明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好。
  3. 校院二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录取质量、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科学规范,达到了教育硕士培养的要求。
  4. 总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高,效益好,已在本地区形成办学的规模效应及办学特色。学员及任职单位,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校培养过程和质量有较高的满意度。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合作。
  (二)培养特色
  1. 依托学科点优势及较强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特别是教育管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及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形成特色。
  2. 进行了提升培养过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的多种改革尝试。《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联盟》的成立,为发挥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核心作用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了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个别院系的学位论文和开题报告格式不够规范,应进一步规范这些院系的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工作。
  2.案例教学的发展水平尚不够平衡,有些院系应进一步完善案例型课程体系,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9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9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95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9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95

C8师资培训

9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95

C10网络与计算机

95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95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10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0

C18案例教学

75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95

C24论文质量

9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95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95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5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95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9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9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80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曲阜师范大学是第二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该校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