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的通知

  3.实践性课程尚需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教育硕士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10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9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10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95

C8师资培训

9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95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5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5

C18案例教学

90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100

C24论文质量

10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9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5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95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100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9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该校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1. 有1个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外聘兼职导师素质高;教学设施齐备且利用率较高,培养经费充足。
  2. 学校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有严格的要求,坚持脱产与在职兼读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齐备;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严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充分,论文评定严格认真。抽查表明学位论文总体质量优良。
  3. 校院二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录取质量、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科学规范,达到了教育硕士培养的要求。
  4. 总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高,效益好,已在本地区形成办学的规模效应及办学特色。学员及任职单位,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校培养过程和质量有很高的满意度。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合作。
  (二)培养特色
  1. 依托学科点优势及基础较雄厚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
  2. 进行了提升培养过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的多种改革尝试。例如,在学制方面先后探索了脱产一年三年制、周末学习四年制和暑假学习三年制等学制,初步找寻到了解决学员工学矛盾的途径。
  3. 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有效、合作共赢的创新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毕业论文盲审比例偏低,可适当提高毕业论文区外专家盲审的比例。
  2.在教育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应适当扩大学校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学科教师与专业学科教师在培养教育硕士过程中的合作力度。
  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8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75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75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8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80

C8师资培训

10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7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85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75

C18案例教学

75

C19课程考核

85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9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90

C24论文质量

7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100

C30课程教学管理

8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75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85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8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95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95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95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主要成绩
  1.该校是第二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目前有两个教育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导师队伍,教育学科导师占导师总数的56%;教学设施齐备;专业图书资料较丰富,信息查询系统使用便利;培养经费充足。
  2.制订了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符合要求,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规范;实行脱产、在职兼读的培养方式。论文的要求较严格。
  3.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建立了数字化管理系统。学生录取质量、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均符合要求。
  4.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任职单位对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对学员素质的提高予以充分肯定。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工作评价较高。
  (二)办学特色
  依托优势学科,整合多种资源,为提升教育硕士的综合素质服务;重视对毕业学员的跟踪调查,并能根据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尝试利用教育硕士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毕业学员的联系;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培养方案,努力使培养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改进建议
  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整体提升学位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培养实践环节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注意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
  评估组一致认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95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85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9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85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95

C8师资培训

9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95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9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0

C18案例教学

80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100

C24论文质量

9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95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80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10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9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85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90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由张大均、康岫岩、李继凯、吴康宁、杨伊生组成的评估小组,于二○○七年六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对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评估。依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如下综合评估意见:
  (一)主要成绩
  1.经过8年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培养条件。学校有9个教育学科硕士点,有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指导教师队伍;近三年师生比在1:3.35以内;有外聘兼职教师队伍;教学设施齐备,专业图书资料较为丰富,校园网和信息查询系统使用便利;学员对学校提供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满意。
  2.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三级管理体制,开发了研究生数字化管理系统。录取质量、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等符合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
  3.按照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教育硕士参考性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和地方基础教育的实际制订了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符合要求,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选用合理;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规范;实行脱产一年的培养方式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提高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起到了保障作用;论文的质量管理较严格;培养过程规范,培养质量较高。
  4.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任职单位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对学员自身综合素质予以充分肯定。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该校的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评价较高。
  (二)办学特色
  1.通过实现与政府、中小学及本科师范生之间良性互动,建立了网络化的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和实践考察制度。
  2.建立了经常性投入和专项投入相集合的经费保障制度,满足了教育硕士教学需要。
  (三)改进建议
  1.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学科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案例教学的探讨。
  2.进一步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大支持和有关政策的落实。
  评估组一致认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评估要求。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8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75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75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8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80

C8师资培训

10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8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75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75

C18案例教学

75

C19课程考核

75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100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10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90

C24论文质量

7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10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95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100

C30课程教学管理

8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8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95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8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95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10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9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