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的通知

  部分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尚显不足;个别论文选题存在偏离教育硕士的学位性质或学科方向的现象;有些英语学科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未按要求使用英语进行论文撰写;建议加强针对教育硕士导师的专项培训。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10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95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100

C8师资培训

7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95

C11专业图书资料

8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5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8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95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0

C18案例教学

80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75

C22导师指导

75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80

C24论文质量

80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9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100

C27院(系)级管理

85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95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70

C30课程教学管理

95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9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95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95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100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75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85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7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哈尔滨师范大学各级领导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十分重视,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导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办学意义、职业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认识比较清楚。哈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条件好,该校有1个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教育学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较强的导师队伍,且结构合理。导师与学生的比例三年来均大于1:3;学位任课教师合格,外聘教师质量较高。该校多媒体教学条件充裕,网络计算机条件较好,图书资料丰富;有充足培养经费。该校采用寒暑假集中授课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案基本符合参考性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又结合新课程计划和本校本学科的特点开设能满足本地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课程,执行计划比较严格;教学大纲与教学参考书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学校举办基础教育及其理论的专题报告数量较多,效果较好;案例教材建设成果好(有专著);课程考核方式合理,试卷资料全、内容合理;学位论文选题结合基础教育实际,有创新;导师指导比较认真、规范,方式有效;从整体看,论文质量基本符合标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有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分别由主管校长和主管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专职人员职责较明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严格实施,效果较好;课程教学管理比较规范,数字化管理程度较高;论文评审采用“双盲”评审方式;答辩程序、制度健全;学员试卷齐全。通过介绍和座谈,各类人士均反映学员学习后,素质由明显提高,并在学习期间取得了科研和教学实践成果。教育行政部门、学员所在单位领导评价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明确表示要在政策导向上、政策链接上、工作宣传上,鼓励基础教育战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这些方面争取做更多的协调工作。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足;开题报告质量不平衡,有的院系开题报告细致、规范,有的院系以简单表格形式,开题报告欠规范;英语学科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未按要求使用英语进行论文撰写;论文摘要、参考文献欠规范。建议学校对论文进行规范管理,开展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的专项师资培训活动,加强更广泛的课程领域的案例教学研究和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10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95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95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100

C8师资培训

95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95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100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95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0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95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100

C18案例教学

90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100

C22导师指导

90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100

C24论文质量

9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95

C27院(系)级管理

90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95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100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10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9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95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是第一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该校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1. 有3个教育类博士后流动站,4个教育类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2个重点研究基地,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师资力量雄厚,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其中教育学科导师占导师总数的80%;外聘兼职导师素质较高;教学设施齐备且利用率高,培养经费较为充足。
  2. 学校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有严格的要求,坚持脱产一年与在职兼读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齐备;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严格,案例教学和教材建设好。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充分,论文评定严格认真,抽查表明学位论文总体质量好。
  3. 该院二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录取质量、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科学规范,达到了教育硕士培养的要求。
  4. 总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高。学员及任职单位,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校培养过程和质量有高的满意度。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育硕士招生和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合作。
  (二)培养特色
  1. 依托学科点优势及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2. 进行了提升培养过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的多种改革尝试。探索了“4+1+2”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有些院系采取“微型课程”以及较灵活的选课制度;建立了20个专用实践基地,加强了教育硕士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 整合国内外优势教育资源,近三年举办508次高水平的学术专题讲座和论坛,使学员感受学术氛围,了解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不同专业在招生方面尚有一定的不平衡,建议探索新的录取办法。
  2.实践性课程尚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提高的空间,建议探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以提高教育硕士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希望华东师范大学加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在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专家组经过评审一致认为: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达到了合格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结果

  一、评估结论和39个主要考评点评价结果
  评估结论:合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评价

A1培养条件

B1学位点基础

C1学位点总数

100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100

B2师资队伍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100

C4师生比

100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100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90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95

C8师资培训

90

B3教学设施及利用

C9多媒体教学条件

100

C10网络与计算机

100

C11专业图书资料

100

B4培养经费

C12培养经费

100

A2培养过程

B5培养方案

C13培养方式

95

C14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100

B6课程教学

C15教学大纲、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90

C16政治理论课与公共外语教学

100

C17专题讲座与实践

90

C18案例教学

85

C19课程考核

100

C20教学质量与效果

95

B7学位论文

C21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

90

C22导师指导

95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95

C24论文质量

95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100

A3教育管理

B9管理机构

C26校级管理

95

C27院(系)级管理

95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100

B11质量管理

C29录取质量

95

C30课程教学管理

100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100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100

A4教育效果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3综合素质提高程度

100

C34教育科研与实践

95

B13社会声誉

C35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100

C36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100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7办学特色

90

C38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100

C39有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科学研究

90


  说明:“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75、50分,对本组专家评分求平均分,得到各“主要考评点”评价分数。

  二、考察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上海师范大学是第二批教育硕士试点单位,该校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提供了优良的办学条件。
  1. 学校有2个教育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校内师资队伍力量强,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外聘兼职导师素质较高;教学设施齐备且利用率高,培养经费较为充足。
  2. 学校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有严格的要求,专业学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齐备;执行计划和课程考核比较严格。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充分,论文评定严格认真。抽查表明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好。
  3. 校院二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录取质量、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科学规范,达到了教育硕士培养的要求。
  4. 总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较高。学员及任职单位,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校培养过程和质量有高的满意度。上海市出台了教师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对上海师范大学给予政策与巨大经济支持,为上海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特色
  1. 依托学科点优势,进行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的改革,并已取得成效。
  2. 进行了提升培养过程的专业性、应用性的多种改革尝试。教学策略上强调“宽、新、实”,加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3. 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上海市率先成立“上海市教师教育高地”,建成国内最大的国外基础教育教材中心以及网络中心,从而为教育硕士的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了有效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个别院系的学位论文格式还不够规范。
  2.进一步寻找解决学员工学矛盾的途径,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