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通知

  2.主要任务。围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在五个着力:一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布局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二是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三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着力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五是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重点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企业制度、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财税金融、行政管理和对外开放等十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
  (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
  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调整为重点,创新推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激励引导机制,完善沈阳经济区产业集聚与布局优化协调机制,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健全先进制造业发展体制。加强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加快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加快构建网络化、协同化工业研发设计体系,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生产装备数字化,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率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健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激励引导机制,进一步催生新产品、新领域和新业态。适时将沈阳列入国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试点城市。重点建设沈阳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沈北光电信息产业园、东软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沈阳方大半导体照明产业园、沈阳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营口富士康科技园、阜新电子工业园、阜新液压装备制造产业园、辽阳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沈阳机床、沈阳电气、沈阳现代建筑、沈阳汽车零部件、沈阳航空制造、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营口仙人岛石化、铁岭专用车、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抓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利用沈阳经济区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创新有利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创新项目机制、扶持龙头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等改革措施,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壮大沈阳光电信息、沈阳生物制药、抚顺新材料和先进能源装备、本溪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适时将沈阳经济区列为全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先试区。
  3.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发挥沈阳经济区城市集群优势,加快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促进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机制,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构建辐射东北、通达全国、面向东北亚的现代物流基地;依托产业优势,构筑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三大专业物流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沈阳为中心,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为支撑,连接国内外城市及口岸的物流大通道。重点建设沈阳鞍山钢铁物流园、阜新北方国际物流园、铁岭东北物流园。打造区域商贸会展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沈北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辽宁现代传媒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4.健全现代农业发展体制。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统筹整合强农惠农资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农业综合机械化、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完善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探索实践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试点,中央财政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制定补助标准并拨付补助资金。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发展种养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深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能力、增强活力。重点发展铁岭、沈阳、抚顺、阜新、辽阳等市的粮食生产、畜牧业、绿色农业、特色林产品优势区,培育壮大一批大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阜新制革示范基地和农林产品深加工基地,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