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我派往国外的进修学者和研究生生活费用问题的请示
(国发[1979]35号)
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科学院《关于我派往国外的进修学者和研究生生活费用问题的请示》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派往国外的进修学者和研究生生活费用标准过低的问题,除中国科学院外,其他部门也都存在,也可照此意见办理。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日
关于我派往国外的进修学者和研究生生活费用问题的请示
国务院:
今年我院派到西德、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几个代表团在访问期间,了解了在国外的进修学者和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听了他们的反映。深感他们在国外的生活费用标准过低,困难很多,影响了他们的进修和研究,对外印象也不好,亟需解决。
这些进修学者和研究生都是从在国内工作多年的科技人员中选拔的,大都相当于以至高于国外的博士或大学讲师水平。我们看到他们身体都不太好,在吃饭问题上很费心思,有的同志在食堂买点面包躲在旁边吃,稍不注意就会有亏空。目前,每人每月零用费仅十元人民币。在西德合十三马克,而买一包香烟就要用两个半至三个马克,在英国合三英镑,只相当买二十天的泰晤士报。学习所必需的工具如计算器、录音机、辞典、参考书等都没有钱买。外语较好的同志,平常说话还跟得上,一到学术讨论就听不懂、记不上了。计算器和录音机在国外很普通,就像我国古时小学生上学时带个算盘差不多,这两种的低档货很便宜,在伦敦市场不过二十余镑,在美、日、香港的价钱更低,有的同志说:既然国家派人出国深造,为什么不给钱买点工具呢?他们生活在外国人之中,本应主动与导师及同事交往,以期扩大学习效果,但他们连咖啡也不敢请人喝,不敢与人交往,受到邀请吃饭也只好推拖或中途避开。有些进修学者和研究生是接受所在国奖学金的,奖学金标准是根据当地学生学习、生活的一般状况而定的。但他们也只能按我国的临时出国人员的规定标准使用,多余的部分上缴我使馆。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每年发给我进修学者奖学金二千三百英镑,多余的都按我方规定上缴使馆近半数。遇到指导教授生日,连一点薄礼都没有。这样只见领钱,不见花钱,钱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外国人很不理解,影响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