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一九九二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推广和完善企业内部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劳动组合,对富余人员,除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就业门路外,以内部消化为主,可实行内部待业。企业有权在定员内按照需要招工、用工和按照合同规定辞退职工,职工有权按照合同规定辞职。
  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设立内部职能机构,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规定企业设置对口机构,及其人员配备、规格待遇等。
  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领导体制,理顺企业行政领导、党组织和职代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企业中层行政干部由厂长提名或党委推荐,人事部门考核,党政领导集体讨论,由厂长(经理)决定任免。
  (四)逐步放开企业的生产经营,减少直接管理。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工作。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允许并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经营形式,拓宽经营渠道,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有的企业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行专业化生产。
  企业要主动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严格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真正实行以销定产。凡属经营性亏损的,国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不再补亏,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转产,以及兼并、破产等措施解决。
  扩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决策权。企业根据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用留用资金搞一般性技术改造,可以自主决策,不再层层审批,逐步建立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运用的技术进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经审核批准,可享有外贸进出口自主权,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五)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强化内部管理。
  结合“清产核资”的试点工作,完善企业承包指标体系和“工效挂钩”办法,逐步由利润承包转向资产经营承包,解决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约束机制。企业因国家缩减指令性计划而增加的收入,因国家提价而使库存商品和物资增值的部分,应用于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企业职工的工资等个人开支,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渠道列支,不得乱挤、乱摊成本;经营性亏损企业不得发奖金,限期内未扭亏的,减发工资。对不按国家规定,该摊的成本不摊,该提的折旧、新产品开发基金和大修理基金不提,造成企业虚增利润甚至虚盈实亏的,要扣减企业工资总额,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厂长(经理)的责任。
  选择少数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符合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水平较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经过批准,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将承包期限同技术改造、还贷计划相衔接,在投资、生产要素流动、进出口等方面赋予其充分自主权。鼓励企业多创、多留、多积累,形成再投入、再产出、再受益的良性循环。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