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教所办成学校,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择一、二个场所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期分批地进行,不要一哄而起。争取在今后三至五年内把全国劳教场所基本上都办成劳动教养学校。
加强领导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司法厅、局和劳教机关,要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制订办学的实施方案。要提高和统一广大干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克服办不办学校无关紧要的思想和畏难情绪。对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关于劳教单位推行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近几年来,全国劳教场所逐步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今年多数单位又推行了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取得显著效果,调动了广大干警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化,对提高管教工作质量、搞活经济、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实行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是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开创劳教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把劳教场所的管教、生产成果同干警、工人与劳教人员的考核奖惩直接挂钩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双承包”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快,发展还不平衡,体现劳教的特点还不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全面完成劳教工作任务,对劳教单位推行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
劳动教养场所是特殊事业单位,生产上实行企业管理。推行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必须加强管教工作,搞好劳动生产,促进管教和生产相结合,达到提高管教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劳教人员中青少年多,劳教期短,流动性大,又缺乏生产技能,劳动时间短,因此,在确定承包指标时,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生产计划指标可稍低于同类国营企业和劳改企业。将所定指标建立在积极可靠、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基础上。
(二)
实行管教、生产双承包责任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干部、工人和劳教人员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
实行双承包责任制,应从有利于管教、有利于发展生产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承包形式,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