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北方旱区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北方旱区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的通知
(1983年12月27日)


  现将农牧渔业部《关于北方旱区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逐步调整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各地一定要为此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用心总结实践经验,探索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研究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为开创我国北方旱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做出贡献。

  农牧渔业部关于北方旱区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

  我部于今年八月间在延安召开了北方旱区农业工作会议,到会的有北方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农牧(林、渔业)厅(局)、部分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有关教授、专家,以及有关部委的同志等共三百多人。会议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关于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改革的讲话和赵紫阳同志关于重视旱作农业的讲话,总结交流了经验,讨论了推进北方旱区农业改革的措施。到会同志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很必要,对于从指导思想上扭转轻视旱作农业、轻视山区生产、轻视种草种树的片面观点,狠抓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创北方旱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推动。

  一、充分认识北方旱区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比较大,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各省(区)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的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90%以上。这个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林业、牧业、煤炭、石油和化工的重要基地。国家“六五”计划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都摆在这个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加快这个地区农业的发展步伐,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对实现中央开发大西北的战略设想,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北方旱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广大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例如延安地区,这几年种草种树、“四田建设”(水地、埝地、梯田、坝地)、“四法种田”(山地水平沟、坝地垄沟、油豆草轮作、间作套种),都取得很大成绩。全区530万亩土地,已绿化21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40%;粮食生产增长很快,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群众温饱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林牧副各业和多种经营也有了较快发展。但从目前北方旱区总的情况看,生产、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多数地方粮食亩产只有二、三百斤,还有100多个县人均口粮不足300斤,分配在50元以下。而且大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整个自然面貌和经济状况都还没有根本改变,亟需加快改造、建设速度。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