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意见的通知》的通知
(国务[1985]27号 1985年2月25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国家经委《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发展水泥散装运输,优越性很多,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所走的共同道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领导,纳入工作计划,使散装水泥工作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关于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

(一)


  我国年产水泥一亿多吨,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水泥从出厂、运输、储存到使用,仍以纸袋包装为主,散装量不到11%,全国每年用于水泥包装用达七亿余元,而且在储运过程中,仅因纸袋破损泄漏就损失四百五十万吨水泥,价值三亿五千余万元,如果包括水泥受潮变质和活性降低等,则损失更大。
  发展散装水泥,一可节约包装费用和大量造纸木材,二可减少水泥损失,三可保证水泥质量,四可降低建筑工程造价,五可大大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六可提高运输效率。从一九七二年到一九八三年,全国累计供应散装水泥八千万吨,仅节约包装费用就有六亿多元,扣除各项投资后,收益仍有三亿五千万,取得了投入少,节约多的效果。
  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六十至七十年就完成了由袋装到散装的改革。目前,散装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80%以上,与他们相比,我国的散装水泥事业要落后二、三十年。

(二)


  我国散装水泥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是:
  1、长期以来只注重水泥生产能力的增长,很少考虑水泥出厂方式的改革。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八三年,水泥年产量增加了九千多万吨,而同期散装水泥年供量只有一千一百六十万吨。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三年水泥产量平均每年递增八百五十万吨,而散装水泥每年只增加二十万吨。如果不改变水袋装出厂的现状,要使散装水泥的发展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是不可能的。
  2、加快散装水泥的发展,必须是装、运、储、卸、用几个环节配套进行,采取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既可发展从水泥厂直供散装水泥,也可以运水泥熟料到用地磨粉后再供应用户,还可以与发展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工业结合起来。
  根据我国水泥生产厂点多、小厂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且布局比较分散以及铁路运输非常紧张的特点,应加快发展汽车运输,就地就近供应散装水泥。但多年来,我们发展散装水泥是以专用火车和相应的储运设施为重点,脱离了我国的国情。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