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
(1957年9月24日)


  积极广泛地兴修农田水利,是扩大农业生产,提高单位产量,防治旱涝灾害最有效的一项根本措施。多积肥,多施肥,是保证增产的可靠办法。为了更好地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到来,实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在今年冬季,集中大力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和积肥工作。这个运动,应该成为随着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高潮而来的生产高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地组织和指导这个运动,中央和国务院认为:
  一、必须全面总结过去几年来,特别是1955年冬季和1956年春季水利建设高潮时期的经验教训。应该首先肯定1955年冬季和1956年春季的兴修水利高潮,成绩是很大的,扩大了灌溉面积一亿亩。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成绩。要用生动的由于兴修水利而显著增产的事实,向干部和群众说明发展水利建设的必要性,说明合作化后的有利条件和如何努力克服困难。特别要注意总结和介绍已有的先进经验,表扬劳动模范,鼓舞士气,提高信心,要鼓起像1955年冬季高潮中那样一股劲头来。同时,对于过去运动中的缺点,也必须适当地指出。1955年冬和1956年春高潮时期的缺点:主要是在规定水利任务计划时,有些地区数字偏大一些,与当时的农、副业生产结合不够,有些地方未充分与当地群众协商,有过某些强迫命令的现象。其次是工程多样性和因地制宜不够,有些地方强调工程的单一化,如过分强调打井,计划定得过死等。此外,对当时的兴修水利运动的具体指导不足,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纠正缺点不够,因而有些地方曾经产生了浪费劳力,引起群众不满的现象。这些缺点,在今后运动中,应该尽力避免。
  二、根据我国农田水利条件的有利特点,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在工程的兴建上,还必须注意掌握巩固与发展并重,兴建与管理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依靠群众,因地制宜,研究历史,多种多样,投资少,收效快等等原则。对已有的水利设施,应该积极整修和扩建,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效益。在内涝灾害或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该把排水除涝或者水土保持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农村水电工作应结合水利建设,重点试办,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积极发展,做到逐步满足必要的机械灌溉的需要。在牧区应该注意逐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