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耕畜问题的指示

  (四)有计划地繁殖和改良耕畜。一般平原农业区,特别是耕畜缺乏的地区,应该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从外地购入耕畜的习惯,积极提倡就地繁殖耕畜。每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应该根据本社的需要和可能,定出本社繁殖耕畜的计划,不能单纯依靠从外地采购。今年春季的配种工作,必须积极做好。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提倡社员自养和繁殖大家畜,作为家庭副业生产;育成的牲口,社员有权自由支配,合作社无权干涉。草原区、山区和丘陵区,有繁殖耕畜的有利条件,也有这种习惯和经验,更应该积极繁殖和培育耕畜,来支持缺乏耕畜的地区。
  为了不断地提高耕畜质量,满足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大型耕畜的需要,必须加强畜种的改良工作,加强对于体格小、力气小的小型牛、驴的改良工作。小型牛、驴的产区,应该有计划地引进优良种公畜,膳割本地的劣种公畜,克服野交乱配现象,逐渐提高耕畜质量。也可以选用公驴和母马及公马和母驴杂交,繁殖骡和驴骡。良种耕畜产区,更应该努力大量繁殖,支持各地种用公畜的需要。
  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建立配种繁殖耕畜的奖励制度,鼓励生产队(粗)和配种人员繁殖牲畜的积极性。对于入社的民桩户,应该鼓励他们继续进行牲畜配种工作,并且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应得的收益。
  (五)加强兽疫防治工作。农业合作化以后,耕畜的饲养和使用比较集中了,同时,牲畜和畜产品的调运日益频繁,牲畜的疫病也更加容易传播。因此,除了加强牲畜的检疫工作以外,还应该指导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和健全防疫制度,积极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训练兽疫的防治人员,认真地把民间兽医力量发挥起来,进行兽疫防治工作。对于已经入社的民间兽医,必须合理地解决他们的劳动报酬问题,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兽医药械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保证防治兽疫的物质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掌握牲畜疫病流行的规律,从而使兽疫防治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六)做好耕畜的贩运调剂工作。耕畜的流转规律,过去一般是由山区和牧区第一步流入丘陵区和半农半牧区,使用二、三年,牲口也习惯于农业耕作了,然后再流入平原农业区。这种流转规律,既利于山区牲畜的繁殖,也利于平原农业区耕畜的补充,是合理的,正常的。但是,近几年来,这种正常合理的流转关系,在这一些地方中断了,影响了耕畜的余缺调剂。应该迅速改变这种局面,积极开展耕畜的贩运调剂工作,取消某些地方现行的地区封锁的办法,允许畜贩自由贩运,积极恢复并且进一步活跃国家领导下的耕畜交易市场,逐步规定合理的地区差价,刺激地区间的牲畜交流。在耕畜不足的地区,供销合作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和协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产区购买耕畜,组织有经验的畜贩,到产区贩运牲口。在牲畜流转的路线上,商业和供销合作部门,应该有计划地沿途设立牛行和骡马大店,帮助解决贩运途中牲口饲草饲料的需要和畜贩的食宿问题,使牲畜畅流起来,耕畜的余缺得到调剂。
  (七)适当调整菜牛和牛皮的收购价格。菜牛和耕牛实际上是很难截然划分的。牧区和山地所产的牛,一部分直接作为菜牛卖出,一部分卖给农业区作为耕牛,使用几年以后,成了老残的耕牛,又当作菜牛处理。因此,菜牛和牛皮价格的高低,历来就是随着耕牛的供求情况和价格高低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农民繁殖耕牛的积极性关系也很大。在1955年冬季的农业合作化高潮中,为了保护耕牛,防止滥宰,曾经有意识地降低了菜牛和牛皮的收购价格,这在当时是必要的。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耕牛价格已经逐步回升,而且耕牛已经入社,已经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只要像前面所说的,认真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对耕畜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和解决饲草饲料问题,一般不致于因为菜牛和牛皮收购价格的提高,而引起大量出卖耕牛和滥宰耕牛。相反的,提高菜牛和牛皮的收购价格,改变目前农民养牛无利、甚至亏本的情况,反而可以刺激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对于发展耕畜是有利的。因此,应该适当地提高菜牛和牛皮的收购价格,使农民养牛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至于收购价格提高的幅度,以及适当提高销售价格问题,由国务院所属的有关业务部门协同地方研究商定,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另行下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