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做好春耕工作、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的指示
(1957年3月19日)
(一)1957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尾的一年,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对于社会主义的农业合作化制度的巩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56年,在全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各种主要农作物除棉花以外的产量,比丰收的1955年都有显著的增加,大多数合作社增加了生产,大多数社员增加了收入,已经明白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农业的优越性。实现1957年的农业大丰收,将使更多的社员增加更多的收入,将使农民的口粮和饲料相应地增加,从而也就将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农业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制度更进一步巩固起来。同时,实现1957年的农业大丰收,就可以有更多的粮食和副食品来供应城市,有更多的工业原料来供应工业,从而保证对城市、乡村工业品的供应,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工业品在农村的销售市场,增加社会主义积累;并且可以增加出口物资,换回更多的工业设备,更有力地支持工业建设。实现1957年的农业大丰收,全面完成和更多地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使我国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进入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因此,“想尽一切办法,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应该成为农业生产战场上的中心口号和奋斗目标。
(二)1957年的农业生产,此以往任何一年,都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第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的有利条件。这同去年春耕时期既忙于春耕生产,又忙于扩社、并社和初级社转高级社那种“两头忙”的情况,是显然不同的。
第二,今年的春耕生产,此去年动手早得多,也准备的好得多。许多地方,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备耕工作,有的地方已经掀起春耕生产的热潮。
第三,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都在去年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和农业生产高潮中间,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把农业合作社办得此去年更好,把农业生产工作做得此去年更好。
第四,去年进行的规模宏大的农田基本建设,例如小型水利、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等等,有一部分在今年才能充分发挥效益,加上今年继续兴修农田水利,毫无疑问,今年的农业生产将此去年获得更多的农田水利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