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决定[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务院宣布废止的商业法规目录(发布日期:1986年7月25日,实施日期:1986年7月25日)废止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发展养猪生产的决定
(1957年2月28日)


  近两年多以来,生猪生产下降的情况是严重的,生猪生产下降所造成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它使城乡人民肉食供应紧张,使农村猪粪肥料减少,使猪肉出口数量减缩,直接影响了国家建设的进行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迅速采取具体步骤扭转生猪生产下降的情况。
  自全国解放至1954年上半年,我国生猪生产是逐年增长的。据1954年6月的统计,全国生猪总数达到一亿零一百万头,这是历史上我国生猪生产的最高水平。从1954年下半年起,虽然有些省份的生猪产量还在继续增长,但是全国生猪总数已经开始下降。1955年继续下降,到同年6月降到八千七百万头。1956年6月又降到八千四百万头,比1954年6月减少了17%。1956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各级党政组织已经开始注意生猪生产下降的情况,已经开始注意生猪生产的组织领导,特别是由于执行了1956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发展养猪的指示中所规定的私有、私养、公助的方针,部分地区的生猪产量现在已经开始有些增长。但是,全国生猪生产下降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
  引起生猪生产下降的具体原因,在各个地区各个时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主要原因有下列三个:
  第一、由于我国粮食生产增长不快,人的口粮和猪的饲料之间存在着难以很好兼顾的矛盾。1953年下半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国家收购粮食的数量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民的余粮减少,饲料用粮发生了不足的情况。1954年全国大水灾,灾区粮食减产,丰收区购粮过多,更加减少了饲料的来源和供应。同时,农村的豆腐坊、粉坊、油坊因粮食油料供应不足,大部分停止生产,粮食加工过多地集中于城市,也加重了糠麸供应的困难。历来农民对粮食分配的安排,首先是人的口粮,其次是耕畜的饲料,再次才是生猪的饲料。过去二年多以来,国家要集中力量解决城乡人民口粮的供应,粮食中用作饲料的部分不得不被迫减少。耕畜的饲料已经难得充分保证,生猪的饲料就更加紧张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