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核电厂设计安全规定(1991修改)

  3.3电厂安全特性
  纵深防御概念的基本思想也反映在电厂的下列特性中。
  核电厂设计的一个总体要求是电厂对假设始发事件的敏感性必须合理地低。电厂对任何假设始发事件的预计响应可用下列(1)-(3)中的一项特征表示。核电厂的设计和运行应能促使任何假设始发事件的后果按下述顺序排列,并在合理可行的条件下尽可能接近于(1)。
  (1)依靠核电厂的固有特性,假设始发事件不产生与安全有关的重大影响或核电厂只产生趋向安全状态的变化。
  (2)在发生假设始发事件后,依靠在此状态中连续运行的系统动作,以控制该假设始发事件,使核电厂趋于安全。
  (3)在发生假设始发事件后,依靠对该事件作出响应而投入工作的系统动作使电厂趋于安全。

  3.4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必须规定核电厂在确定的辐射防护要求范围内适应规定的运行状态范围和事故工况的必备能力。设计基准包括正常运行技术规格、假设始发事件引起的状态、重要的假设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特定的分析方法。
  3.4.1正常运行
  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电厂安全正常运行的要求,制定一组运行要求和限制,包括:
  (1)过程变量和其他重要参数的限制;
  (2)安全系统整定值;
  (3)电厂维护、试验和检查的要求,以保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功能与设计规定相符。
  这些要求和限制是制定运行限值和条件的依据。
  3.4.2假设始发事件
  核电厂设计中必须认识到纵深防御的各个层次都可能受到考验,因此设计中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安全功能的执行,并实现安全目标。上述考验来自假设始发事件。假设始发事件的选择系基于确定论法或概率论法,或两者的某种组合。不同类型的假设始发事件及其可能的组合见附件A。应指出,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不予考虑。
  3.4.3设计规范
  应有国家核安全部门认可的工程设计规范,作为系统和部件设计的接受准则。
  3.4.4厂址特征 (1.进一步指导见HAF0100(91)《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及其安全导则。)
  在确定核电厂设计基准时,必须考虑到核电厂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包括人口、气象、水文、地质和地震等因素。还必须考虑到为获得电厂安全和保护公众可依托的厂外服务(如电力供应和消防设施)可能遇到的困难。

  3.5严重事故
  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工况的设计基准对于防止反应堆堆芯的严重损坏以及抑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使之在运行状态下低于规定限值并在事故工况下低于可接受限值,必须提供高的可信度。
  但是应该意识到某些低概率的事件序列有导致严重的堆芯损坏的可能。
  从安全观点出发,还以在一定限度内计及严重事故为妥。对于严重事故的考虑可基于现实的分析,而毋需严格地运用确定设计基准时所采取的保守的过程方法。根据运行经验,结合安全分析和安全研究的结果,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有:
  (1)针对特定设计,确定能导致严重事故的重要事件序列;
  (2)考虑电厂的已有能力,包括超越其预定功能和设计基准时利用某些系统的可能,以及利用某些暂设系统使电厂恢复到受控状态并减轻严重事故的后果;
  (3)应对能降低这些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能减轻这些事件后果的可能的设计修改作出评价。若通过适当努力能提高总的安全性,则应进行这种设计修改。
  (4)在计及有代表性的和起主导作用的严重事故的条件下,制定事故处理规程。

  3.6核电厂质量
  必须明确规定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全部安全功能。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必须按其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分级。
  为保证高度的功能可靠性,对于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诸如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技术规格、建造、运行、维护和试验规程以及合格人员的配备,必须予以极大关注,使之适应所赋与的安全功能。不仅对于不同防御层次中的工艺和安全系统及其辅助设施有此要求,对于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各道实体屏障尤其如此。
  凡属可行,设备必须按照适用的、经认可的标准设计,其设计必须是此前在相当使用条件下验证过的;设备的选择必须与安全所要求的电厂可靠性目标相一致。对于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必须加以鉴别和评价,以确定其适用性、恰当性和权威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正,以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安全功能的要求。
  选择设备时必须考虑到误动作和不安全的故障模式(例如要求脱扣时不脱扣)。系统或部件有发生故障的可能并需要在设计中针对此种故障作出适应性措施之处,则必须先选择具有可预见的故障模式并便于修理或更换的设备。(1.这方面的进一步指导见HAF0400(9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及其有关导则。另见安全导则HAF0302《核电厂在役检查》﹑HAF0307《核电厂维修》和HAF0308《核电厂重要物项的监督》。)

  3.7在役试验、维护、检查和监测的措施
  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它们的可靠性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为保持其执行功能的能力,可在核电厂的寿期内进行标定、试验、维护、修理和检查或监测;完成这些活动时所达到的标准与所执行安全功能的重要性相当,且厂区人员不致于由此而受到过量的照射。
  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设计不足以适应试验、检查或监测的需要时,必须采取适当的补充措施,以消除潜在的未发现的故障影响。

  3.8系统和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2.关于系统可靠性和设计措施的进-步指导见安全导则HAF0203﹑HAF0204﹑HAF0205﹑HAF0206﹑HAF0207﹑HAF0213.)
  本条所列的几种措施可用于达到和保持与全部三个防御层次内所执行安全功能的重要性相当的可靠性。如有必要,可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表示不同防御层次的可靠性要求,不能采取通用的定量指标。但第一层次无疑应视作重点。这与营运单位为了生产电力保持核电厂高可用率的目标也是吻合的。
  为保证安全功能的执行具有必需的可靠性,经国家核安全部门同意,对某些安全系统可制定最大不可用率的限值作为基准或用作接受准则。
  3.8.1多重性
  为完成一项特定安全功能而采用多于最少套数的设备,即多重性,它是提高安全重要系统的可靠性并借以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见3.8.2)的重要设计原则。在运用多重性原则的条件下,一套设备出现故障或失效是可承受的,不致于导致功能的丧失。例如,在某一特定功能可由任意两台泵完成之处,设置三台或四台泵。为满足多重性要求,可采用相同的或不同的部件。
  3.8.2单一故障准则
  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设备组合,在其任何部位发生单一随机故障时,仍能保持所赋予的功能。源自单一故障的各种继发故障,均视作单一故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