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1957年钢铁材料市场供应办法的报告的通知
(1957年2月5日)
国务院同意商业部关于1957年钢铁材料市场供应办法的报告,请你们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实行。特别请各地依此原则订出具体办法,防止基建和大工厂等已向物资供应总局领得了钢材的单位再向市场争购供应民用的钢材;对于手工业、日用品工业生产单位要保证它们获得最低限度的钢材供应。
商业部关于1957年钢铁材料市场供应办法的报告
(1957年1月14日)
兹就1957年钢铁材料市场供应办法问题提出如下报告:
(一)1956年钢铁材料市场情况
1956年钢铁材料市场很混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人民生活必需的许多铜铁制品,如取暖用具、炊事用具、铅丝、洋钉等经常脱销,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稳定;(2)废旧钢铁出现了黑市和投机现象,价格飞涨,一些投机商人获得暴利,有的投机商人鼓励盗窃以取得货源;(3)手工业合作社和小型公私合营工厂因从黑市取得原料,因而抬高钢铁制品售价,再加上抬价可以获利,它们就愿意发展自产自销,不愿加工订货,国营商业难以掌握必要的货源;(4)由于个体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抬价(此手工业合作社更不受限制),因此手工业合作社中有一部分社员退社,影响手工业合作社的巩固。
产生以上混乱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国家分配给市场的原料太少和基本建设单位在市场乱抓原料两个方面。1956年国家分配给市场供应的钢材仅占市场需要量的20.84%,国家分配给市场的生鈇仅占市场需要量的3.75%。本部把几年积蓄下来的库存全部拿出来支持了市场供应,加上多方设法组织的一部分货源,也只满足钢材市场需要量的82.48%,生鈇市场需要量的72.56%。货源不足,加上基建和生产单位转向市场抢购和乱抓,终至造成人民生活必需品和手工业原料的严重缺乏,形成钢铁材料市场供应情况的极度混乱。
(二)对1957年钢铁材料市场供应办法的意见
按照国家经济委员会(56)608号通知,1957年商业部门原来的供应范围基本未变。按这个范围和现有的货源计算,1957年市场需要的钢材将仅能满足75.5%,生铁仅能满足62.8%,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1957年钢铁材料及其制品的市场混乱情况将不会比1956年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