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精简统计报表的报告的通知
(1956年12月26日)
现在将国家统计局关于精简统计报表的报告发给你们。
国务院基本上同意这个报告。目前统计报表确是过多、过繁,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地区应当结合精简节约、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对现行的各种统计报表彻底地加以精简整顿,并将精简整顿的结果报告国务院,同时抄致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关于精简统计报表的报告
(1956年12月17日)
今年下半年,我们在学习党的八大文件检查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过程中,搜集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对我局制发的现行统计报表进行了精简。
这次精简,把原有的各种邮寄月报表130张全部取消,其中一部分改为季报或半年报。在报表的颁发方式上,改变了过去由我局统一制订报表一直发到基层企业或事业单位填报的作法。因为过去这种作法既不能完全包括各级各部门的不同要求,也不能充分适应各类填报单位的不同条件,因而有些部门和地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得不另发大同小异的报表,造成重复浪费。今后,我局只向各部门、各省市制发综合要求表,由他们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再制订供基层单位填报的报表。这样就便于把上下左右的要求结合起来,避免同时发几套报表,以节省填报和综合统计的工作量。
在定期报表的实施范围上,也比过去缩小了。现在只定期掌握各主要部分的基本情况。如工业生产定期统计报表,过去的实施范围是按月包括全部大型企业,填报单位有三万多个,按季包括全部大型和小型企业,填报单位有十余万个,工作量很大。现在改为一部分表格只按季在编制国家计划、进行独立核算的大型企业中实施,填报单位数比过去按月掌握的还少;另一部分表格则只在各部自己指定的重点企业单位中实施,填报单位更少,大大减少了统计工作量,而国家仍能按期掌握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90%以上的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
过去我局所订报表的指标和分类目录,要求过繁过细。例如,仅大型工业、农业和物资技术供应三套定期综合报表就有427个指标。其中除了国家所需的基本指标外,还包括了一些业务部门和地方需要的指标。这次精简,仅保留了基本指标190个,其余则拟搜集各方面的现成资料,或通过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估计推算等简便办法以取得必要的资料。此外,并将工、农业产品目录等作了简化。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精简后,我局制发的关于工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物资技术供应等方面的几套主要报表的统计工作量,约可较过去精简60%以上。尚未精简的干部、文教卫生等报表,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精简中。此外,有关统计方法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问题(如工、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等),也正在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