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

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加紧整顿粮食统销工作的指示
(1956年4月28日)


  目前全国农村粮食的定产、定购、定销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这一措施使农民进一步了解了国家的粮食统购政策,对于推动春耕生产起了有利的作用。但许多地区,由于没有结合上述定产、定购、定销工作及时地作好本年3月份至6月份的粮食统销工作,以致群众中对统销工作的错误心理没有得到纠正,许多并不缺粮的农民也要向国家买粮。由于一些地区的党政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有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单纯的补充粮食销量就可以解决粮食统销中的问题,因而对粮食统销工作采取了简单从事、放任自流和不问是否缺粮一律平均供应的作法,加上极少数工作人员还有徇私舞弊的行为,致使这一时期粮食的销量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合理指标,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例如山东省3月份销粮六亿三千万斤,平均每日销粮二千一百万斤;广西省4月上半月每日销粮九百二十七万斤;江苏省3月下旬每日销粮三千万斤左右。不少省份销于农村的粮食,如以每人海日供应一斤计算,等于供应了垒省农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好些县份供应出人数竟等于95%以上。而且正是销量越多的地方,叫喊「缺粮」的呼声越凶。很明显,这种状况是极端反常和极端危险的,必须毫不迟延地立即加以扭转。
  必须肯定,压缩和控制粮食的销量是完全可能的。许多地方的调查材料认明,在农村销售的大量粮食,有不小一部分是被并不缺粮的农民买去了。目前粮食超销地区的农村主要情况是:缺粮的农民在买粮,不缺粮的农民也在买粮,该少买的要多买,该迟买的要早买,已经买了的还要买,大家都喊缺粮。许多不缺粮的农民当国家统购时把余粮买给国家,而在粮食统购以后,他们又尽量买回粮食;许多地主富农和少数潜伏的反革命分子更进而挑拨破坏;而某些真正缺粮的农民,主要是贫农,他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倒反而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对于这种情况是并不自觉的,在经过宣传教育之后,他们决不愿意破坏国家的粮食统销政策,制造国家的困难,让真正缺粮的农民得不到粮食,相反地,他们愿意帮助国家公平合理地解决粮食供应问题。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作好整顿统销的「补课」工作,紧张的情况就马上可以缓和,粮食的销量一般都能够比原来要求的供应量减少百分之二十、三十,有的甚至减少到一半以上,而且确实缺粮的农民,得到了应得的供应。因此可以说,只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和坚决有效的措施,保证销售指标不被突破,是完全可能的。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