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棉花,应向农民正确地宣传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规定的新的棉粮比价标准,力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应再盲目扩大,但也不应过分缩小种植面积。
三
为了完成一九五三年的粮食增产任务,必须紧紧掌握下列几个基本环节:
(一)普遍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小麦遭受霜害地区,除了浇水追肥,及时抢救外,受灾过重的麦田并须及早间种大秋作物,争取多收。在目前春播尚未完成的地区,要克服一切人力物力困难,充分利用抢墒、借墒、抗旱播种的经验,及时完成大秋作物的播种工作。在南方水稻发生烂秧地区,应推广保秧经验,尽可能地培育壮秧,适时完成栽秧工作。在虫害业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地区,应认真掌握“及早治、连续治、彻底治”的精神,并及时供应药械,组织群众积极防治。对蝗虫历年为害的地区,必须实行预测预报,切实掌握虫情,适时地组织群众彻底扑灭。为了减轻今年的旱灾,各地应在群众的自愿原则下,积极组织群众,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设备,提高灌溉效能;并在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领导群众,因地制宜地兴办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增添各种吸水工具,扩大灌溉面积。在低洼多雨地区,即时组织群众排水,防止与减轻内涝。对于洪水,应随时提高警惕,坚决执行最近中央防汛总指挥部发布的指示,争取减少成灾面积。今年气候失调,旱、涝、风、虫、雹等灾,时有发生的可能,各地均须研究当地自然灾害的规律,事先做好准备,大力向群众宣传,采取各项必要与可行的预防措施,即令灾害发生,亦能及时抢救,不使灾害扩大。
(二)指导与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目前大部地区春耕春播将近结束,由于去冬积肥工作比较放松,小麦受灾地区又需追肥,故必须积极组织农民大量增积厩肥,制造堆肥,沤压绿肥,使积肥、增肥与适时合理施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供销合作社在纠正过去供应商品肥料工作中的缺点时,不得因噎废食,仍应根据各地农民之不同的需要,供应商品肥料,以不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农民,以补厩肥之不足。保护耕畜的工作,必须加强,特别是灾区,除积极防治疫病外,必须解决牲畜饲料和改善饲养管理方法。受灾地区目前缺少种籽问题应予迅速解决,并须有计划地储存备荒种籽。增补农具所需的原料,应由有关部门按各地实际需要迅速调拨。各地银行应根据农民生产的需要,按照适当比例分配农贷并及时发放下去。合作、贸易部门应努力加强城乡物资交流,积极帮助农民打开土特产品的销路,以增加农民投资再生产的力量。对供应生产资料及解决农民生产困难等问题,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密切协同,切实及时解决,以免贻误农时。灾区农民的生产困难更多,更应特别注意,大力扶助;只有帮助灾民搞好生产,才能安定灾民情绪,缩短灾荒困难时间,渡过灾荒。
(三)努力改进耕作技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种类不同,农业技术有着极大的地域性。对于当地农民在生产中行之有效的先进耕作技术与栽培方法,应由干部深入群众中去发现,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提高,并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工作中,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不顾当地条件,机械搬运的作法,是错误的,必然要遭受失败的。但不是说把过去适合于当地农作的成熟经验也弃而不用,放松我们在改进农业技术方面应当做、必须做以及可能做的各项工作。这种保守思想也是错误的。在推广当地成功的农作技术努力增产粮食的工作中,各地国营农场和农事试验场,必须起带头示范作用,并与农业技术指导站密切结合,帮助当地农民研究改进农作技术的方法。县区人民政府的农业部门,应利用农隙,采用各种方式对农村干部、互助合作组织的骨干和农民中的生产积极分子,进行季节性的技术传授工作。从播种至秋收,各地必须抓住各个季节农作上的主要环节,认真作好技术指导工作。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