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配套行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出台行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措施,在组织架构、业务拓展、机构出资、综合评价、会员制度、培训供给、支持服务等方面,引导和推动以审计鉴证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产业链构建。
协调推动将注册会计师行业纳入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引导鼓励专业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争取财政、税收、信贷、保险、人才、市场、服务出口、市场规制等政策措施。
组织编制和更新《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非审计业务开发指南》,帮助事务所开展多元化服务,开发延伸服务,打造专业服务产业化链条。
七、着力优化行业区域发展布局
(一)优化行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扶持发展等战略,着力推动行业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对区域结构调整方向重点,拓展战略咨询、产业规划、专业鉴证支持服务,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及其重点产业布局,提供专业服务支持。
(二)着力支持重点区域领域加快发展
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创新服务模式和改进服务能力,围绕重点经济圈(带、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金融核心区、高新技术园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等,配合国家发展重点领域,有重点地配置行业资源,实施行业发展重点布局。
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引导支持行业在中心城市的加快发展,使之成为行业服务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源动力。
积极建设边境地区“桥头堡”。发展中国东盟“两廊一圈”、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与周边国家的投资与贸易会计服务,推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边境地区会计服务“桥头堡”建设。
(三)建立国家级会计服务创新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
深入研究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国家重点经济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等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一批试点项目。推介1000家左右执业质量好、专业素质强、能够提供高端服务的事务所进入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拓展重点、高端、前沿新业务领域,探索满足特定专业需求的有效供给。共建示范基地网上服务平台。
八、深入推进行业人才建设
(一)深化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
深入推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巩固考试制度国际趋同的成果,继续提升考试的国际化水平,稳步扩展国际认可的范围,将之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继续完善考试质量控制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考试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考试工作质量,推进考试组织工作的科学化。
运用现代化手段,探索并适时推进考试方式改革。
(二)建立执业准入胜任能力评价制度
建立行业执业准入胜任评价制度。制定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评价制度,建立同行评价机制,保障注册会计师注册、合伙人晋升阶段胜任能力评价的有效性。
指导事务所开展专业队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价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事务所入门注册会计师督导员制度、专业晋级和合伙人晋升内部评价制度。
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加入行业。依托各级协会和事务所人才管理机制,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行业,探索专业胜任能力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