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商务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开发区的指导意见

  (二)主要目标
  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技术创新基地、集约型和循环型经济基地、资本密集和高效利用基地、城乡和谐发展基地。努力成为构建体制机制、管理、技术等创新型体系的排头兵;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排头兵;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排头兵。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西部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沿海地区现代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基地,以及促进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国际性现代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区域中心,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极。
  (三)发展原则
  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引导和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产业园区。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从主要发展工业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从注重外源型经济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重转变,努力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相协调;从偏重技术引进向注重消化吸收创新转变,促进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从注重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向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努力促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开发区放在开发区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开发区。
  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完善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创新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探索资本为纽带的合作开发模式。深化财政管理、市场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接轨的体制环境,做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