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在一个时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活动的主旨更突出,特色更鲜明,内涵更深刻,参与更广泛,影响更深远。今年,各地各高校要重点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扎实开展好“永远跟党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在实践中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进一步搭建平台,为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创新实践育人项目。支教扶贫等活动是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各地各高校要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西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等品牌项目,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大学生特点的新项目,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和辐射面,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引导更多大学生投身基层、投身实践。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创造性地构建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实施“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鼓励师生从课堂走向实践、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广泛宣传,形成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高校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系统安排,形成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浓厚氛围。要立足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案,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通过学习讨论会、座谈会及党团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有声势、有深度、有实效的学习宣传活动。要深入把握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学习宣传活动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起来,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在学习宣传中推进工作,形成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