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G108和G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养护作业安全保障。全面分析作业路段周边交通状况,制定绕行路线、交通组织疏导方案和应急疏导预案,严格控制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同一公路上线上多个路段同时施工和长距离连续作业,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省际出入口的改造工程,相邻省份应充分沟通,合理确定施工方案,做好组织协调。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J H30-2004)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公路养护作业组织管理的通知》(交函公路[2010]207号)的规定,制定详细规范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做好作业现场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3.公路自身安全保障。对按照现行规范,技术状况评定为四、五类桥梁、A类隧道、低荷载等级桥梁,要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改造,使全线构造物承载能力总体一致。对抗灾能力不足,易因洪水、泥石流、流沙等自然灾害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的路段,要完善防护设施,确保公路抗灾能力符合相关设计标准。
  (七)提高便民和出行服务水平。
  1.完善指路标志体系。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GB5768-2009)和部相关技术规范设置公路标志,做到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要以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指路标志、地点距离标志、警告标志和路名标志等为重点,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设计,为群众创造更加清晰、科学的指路标志体系。
  2.提供信息服务,积极利用交通广播网络、可变情报板等服务设施,搭建公路沿线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开展公路气象预报服务。对重要长大桥隧和交通量大、交通构成复杂路段的视频监控和自动化数据采集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基本实现重点路段可视、可测、可控,实现部省运行监测信息联网。
  3.完善出行服务设施。充分利用沿线公路管理站点、闲置公路用地、共建单位服务站点等现有条件,结合实际需求与客观条件,在公路沿线设置停车休息区、卫生间等服务设施。
  4.完善养护管理设施。结合公路养护改造工程,加强路网运行监测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公路运行信息监测和服务网络。根据治理超限超载工作需要,适当增加治超站点。加强道班建设,公路沿线道班的设置应以专业化、机械化养护大道班(或工区)形式为主,所有公路用房屋的正面或大门正上方应设置公路路徽标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